钢轨上的“飞驰人生”

本站 武莉 龙云飞 李龙泉

  长春高铁基础设施段自轮运转车间综合巡检车工区工长刘英伟从事轨道车司机工作已有22年了。22年来,他以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对作业标准一丝不苟的认真、对工作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诠释了一名铁路工匠的初心与坚守。

  初到轨道车司机岗位,面对轰鸣的机器和复杂的设备,一些老职工带着疑虑打量着刘英伟:“轨道车司机长年在外奔波,

  天天跟行车打交道,你这一身书生气能扛住吗?”刘英伟没多说什么,只是暗下决心:“干就干好,干就干出个样来。”那些日子里,他总把自己关在教室或宿舍里啃书本、学规章。出乘时,他把专业书籍带在身边,一有空就掏出来钻研。休班在家,他常常学到深夜,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他很快在技术上崭露头角。他在笔记本上总结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一大法宝,而只有练好基本功,才是当好轨道车司机的根本。”

  2007年9月,刘英伟被派到郑州局集团公司监修轨道吊车大修。为了解轨道吊车机械原理、保证大修质量,两个月里,他一直在现场跟修车工人一起拆卸、安装零部件,对轨道吊车车体结构、内部设备、运行操作方式、下部悬挂设备、作业机具操作、应急处理等各方面进行细致学习。修车师傅们都被刘英伟的执着态度和修车技术打动了,纷纷评价刘英伟真是把车辆检修的好手。

  2009年4月,工区配属290型轨道车。刘英伟为了尽快熟悉车上发动机的机械原理,和有经验的老师傅们一起研究,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梳理。在车辆检修保养时,他认真观察发动机的每一个部件,很快便熟练掌握了290型轨道车的构造和机械原理。

  自2023年8月担任自轮运转车间综合巡检车工区工长以来,刘英伟始终用“事事站排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次出车,他总会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岗,细致地检查车辆部件,确保万无一失;收车后,再累也要把车上车下收拾得干干净净,从头到尾复查一遍。他保养的车辆连续多年被评为全段标杆示范车。

  这几年,工区里90后、00后的年轻面孔渐渐多了起来。年轻人干劲十足但缺乏经验,遇到机械维修问题常常犯难。每当这时,刘英伟总会主动上前,一边手把手教操作,一边耐心讲解原理。轨道吊车臂杆缩臂钢丝绳易出现磨耗,他带领司机共同研究、解决检修难题,为段里节省了维修成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工区一些年轻司机在段专业技术比武中脱颖而出,成了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在多年的实践中,刘英伟总结出“听、看、敲、查”四字法和“三勤”工作法。“听”是在运行中留意发动机是否有异响,“看”是观察各类仪表是否正常,“敲”是用检车锤敲击部件判断是否松动,“查”是检查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设备异常的蛛丝马迹。“三勤”指眼勤、嘴勤、腿勤。这些工作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已在轨道车司机中推广使用。

  遇到热爱的事并不难,难的是愿意投入其中,如同匠人一般,用时间和心力去雕琢。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刘英伟依然勤勉求知,守护着轨道车的安全运行,传承着铁路人的工匠精神,在千里铁道线上书写属于他的“飞驰人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