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精一行的跨界“铁担当”
唐文博,沈阳电务段裕国信号车间直通场工区副工长,中共党员。从客运列车员转岗到电务系统的5年间,他凭借"干一行精一行"的执着,获得了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带领班组连续2年实现设备零故障,成为车间青年职工的成长标杆。
从"门外汉"到"信号工"的蜕变
2019年10月,唐文博从沈阳客运段转岗到沈阳电务段成为裕国信号车间的一名信号工。时光须臾整五载,他坚毅的目光仍同当初转岗时一样,充满着对铁路信号工作的赤诚与热爱。改变的是他已从一名青涩的职场新人成长为合格的信号工。转岗第一年,为了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唐文博白天跟在师傅后面当“小跟班”,随时虚心请教学习,晚上回到家就一个人翻看《技规》《维规》《作业指导书》学习理论。凭着这股爱学习、肯钻研的劲儿,他很快掌握了道岔调整、电气特性测试等基本操作技能。同年,他开始参与到沈山线集中修、沈金线道岔大修,不仅得到了电缆下放、箱盒安装配线等施工方面的技能锻炼,轨道标调、外锁闭道岔安装、箱盒油饰等日常维修经验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从“信号工”到“信号班长”的跨越
2023年3月,唐文博在裕国信号车间直通场工区担任副工长,开始全面接触现场维修作业。电务信号维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专业性、技术性、严谨性都非常强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实作经验才能解决日常设备维护检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时恰逢沈山线集中修和春检重点工作全面展开,裕国站区“天窗”基本都在早4时至7时和晚16时至19时两头进行,每次“天窗”作业结束后,还要继续跟踪室外设备变化,与工务、车务协调,研究次日工作计划和作业项目,提前做好集中修施工准备,经常半夜11、12点才睡觉,凌晨3点又起床参加天窗。就这样连续奋战了1个半月,一直坚持带领工区职工完成了直通场站、上到达站20余组道岔破底清筛和脱杆捣固以及2个站35架信号机超期灯泡更换工作。为了保证集中修和重点工作同步完成,他从集中修开始前提前调查工作量,将重点工作、检修任务、配合工作量进行合理安排,在保证配合工作完成的情况下,全面完成了转辙机检修、轨道电路检修、信号机检修等维修重点工作。同时针对基本轨横移、尖轨上翘、爬行等问题,积极与工务部门联系,共同完成更换50组道岔大轨撑、30组钢轨绝缘和楔铁落底整治等任务。
从“信号班长”到“师傅”的升华
作为一名信号班长,唐文博经历了从普通信号工到班长的蜕变,如今又站在了新的起点—成为一名师傅,肩负起培养新一代信号工的重任。他深知,师傅不仅是技术的传授者,更是徒弟们职业生涯的引路人。第一次以师傅的身份面对新入职的信号工时,唐文博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他从基础讲起,耐心地讲解设备原理、操作流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排查故障。他深知,这些年轻人就像曾经的自己一样,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份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唐文博始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烈日下的设备巡检,还是深夜的故障抢修,都冲在最前面。用实际行动告诉徒弟们,信号工的责任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守护每一列火车的安全通行。有一次,徒弟们遇到一个棘手的故障,尝试了多种方法都无法解决。唐文博带着他们重新梳理问题,从最基础的电路原理开始分析,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那一刻,徒弟们的眼中充满了敬佩与自信。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师徒之间信任与传承的胜利。从“信号班长”到“师傅”,唐文博不仅在传授技术,更在传递一种精神——对工作的执着、对技术的钻研以及对责任的坚守。他希望徒弟们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不仅成为技术过硬的信号工,更能成为像自己一样,愿意为铁路事业奉献一生的铁路人。
从客运服务者到电务守护者,唐文博用五年时光诠释了新时代铁路人的担当。正如他笔记本扉页所写:"信号灯亮起的每个瞬间,都是铁路人写给安全的诗行。"这位信号班长,仍在用精益求精的匠心,续写着属于沈电人的安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