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通线上战风雨 干群合力保安全

本站 李娜 朱学峰 宋立军 曹春艳 王皓 张舜骥

  防汛进入关键期,强降雨天气频发,沈阳通信段秉持“守护通信畅通,保障运输安全”的理念,大力构建通信防汛体系,确保铁路通信设施安全可靠,为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段调度密切关注管内天气状况,及时发布预警提示。相关车间防洪抢险人员时刻待命,防洪物资储备齐全,抢修工机具电充满、油加足。全段上下厉兵秣马,有效提升对灾害天气的防范应对能力。

  7月26日,赤峰通信车间管内告急,车间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车间主任宋立军带领5名干部职工,携带应急物资,赶赴京通线东大坝至庙宫区间,守护骨干网5号环备用通道。

  为增强通信安全保障力量,7月28日,段主管副段长刘石带领技术科主管工程师张瞬骥和中修车间3名技术骨干,组成抗洪抢险小组奔赴现场。13时,经过7个多小时的车程,小组成员到达广德浩至银镇区间。他们顾不得歇口气,便开始对16芯光缆进行保护整治。

  夜里,四合永至庙宫区间骤降暴雨,网管通知24芯光缆告警。抢险小组成员中的中修车间主任王皓是光缆专家。他仿佛接到急诊通知的医生,立即携带抢险工具仪表,带领两名技术骨干,冒着滂沱大雨开展排查整治。

  深夜22时,手电光撕开厚重雨幕,脚下泥水裹挟着碎石在路基旁奔涌,他们艰难探测,最终锁定洪流冲击造成光缆损伤处,随即展开抢修。三人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接续纤芯,一人负责监测仪器数据变化,一人负责沟通协调。雨夜紧急抢修,无疑是一场高难度的光缆“手术”,王皓担起了“主刀医生”之责。他蹲在狭小的作业坑里,衣领灌进雨水,泥浆漫过脚踝,竟浑然不觉。他像手术台前的医生一样,小心谨慎地划开缆线外皮,拨出纤芯,屏住呼吸,将两端的纤芯小心翼翼对接到一起,熔接机的盖子“啪”地一盖。检测仪屏幕上微弱的光点终于重新跃动,“好了!”负责监测的邓小国激动地喊道。当最后一芯熔接完毕,三个人站起身,抹抹脸。他们的脸上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亦或是泥水。

  副段长刘石夜以继日奋战在现场,他合理调配人员,周密安排设备检查,沟通协调各单位配合事宜。每天,他都是抢修人员中最后一个撤离现场,休息通常要在零点以后,而第二天四点钟他又出现在现场。

  为确保光缆在抗洪抢险中免受损伤,车间和段抢险小组联手盯防,每天出动24人次,共同保障重点处所光缆安全;他们雨后检查视频杆26处、防灾设备5处、道口预警设备7处,确保通信设备安全可靠,随时可以启用。他们紧急调用发电机6台,为遭受水害的机房供电,确保通信设施安全稳定运用,为铁路运输提供有力通信支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