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暴雨赛跑 铁路人筑牢汛期运输安全屏障

本站 刘思琪

  近期,我国多地进入汛期,强降雨天气频繁来袭,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运输带来了严峻挑战。7月24日至26日,国铁沈阳局管内赤峰、通辽等地遭遇强降雨,京通、通霍等主要线路受到影响。面对雨情汛情,铁路部门迅速行动,积极应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强降雨可能带来的危害,国铁沈阳局展现出了高度的前瞻性和行动力。提前研判防洪形势,实时掌握雨量,为后续的应对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据。在赤峰、通辽等强降雨地区,铁路部门秉持“超前防、主动避、有效抢”的工作原则,前瞻性举措既彰显了对旅客安全的高度负责,也为应对自然灾害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强降雨来袭,通辽、赤峰工务段迅速启动防洪应急预案,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包保干部下沉包保车间,加强现场指挥和监督;强化值班盯控,确保信息及时传递,问题及时解决;增派巡检力量,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角落;优化添乘检查排班,合理安排轨道车停留位置,保证应急处置力量随时待命。针对水害线路,工作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全力疏通排水、清理淤积物、加固路基,他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只为尽快恢复线路的安全畅通。这些一线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坚实基础。

  除了工务部门,电务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辽电务段加强雨中、雨后设备巡查,重点排查电缆路径等关键部位,提前做好应急准备。赤峰西信号车间成立防洪抢险队,先后出动67人次,昼夜奋战抢修受损设备,并对重点部位电缆进行看护值守,这一系列的细致工作,确保了这些关键设备在恶劣天气下的稳定运行,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这次应对强降雨的过程中,国铁沈阳局各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紧密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这种协同作战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应对灾害的效率,体现了铁路部门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更体现了铁路部门在关键时刻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洪关键期,铁路部门需持续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健全应急预案与工作机制,强化技术防控,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期盼社会各界能给予铁路部门更多理解与支持,携手筑牢交通运输安全畅通的防线,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