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坚守护通途 铁肩担当筑防线

本站 李光敏

  近日赤峰、通辽等地正遭遇强降雨侵袭,京通、通霍等线路面临严峻考验,一场与风雨赛跑的守护战,在千里铁道线上紧急拉开。

  超前布控,织密防洪“预警网”。应对暴雨的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国铁沈阳局提前研判雨情汛情,将“超前防、主动避、有效抢”的原则贯穿始终,通辽、赤峰地区铁路部门迅速启动防洪应急预案、优化添乘检查排班,让应急力量始终“箭在弦上”。当铁路部门成立的防洪抢险队的67名队员昼夜抢修受损设备,他们守护的不仅是一段线路、一套设备,更是客货运输的“神经中枢”,提前布控的每一处雨量计、每一次巡检记录,都化作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让“防”与“避”形成闭环。

  风雨逆行,筑牢线路“安全堤”。强降雨中,铁道线旁的身影格外坚毅,抢险人员蹚着积水奔赴水害路段,徒手清理淤积物、加固被冲刷的路基,浑浊的雨水浸透工装,却挡不住他们加快进度的脚步;轨道车在雨雾中穿梭,车灯照亮的不仅是铁轨,更是“逢险必抢”的决心。这些坚守里,藏着铁路人的“硬核担当”,这些风雨中的身影,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具象化表达。当旅客在温暖的车厢里安稳等待,当货运列车载着民生物资缓慢通行,背后是无数铁路人用坚守筑起“移动堤坝”,这是铁路人的奉献与担当,也是风雨中最可靠的安全感。

  协同作战,凝聚保通“向心力”。防洪从来不是“孤军奋战”,铁路部门设备巡查与线路抢修的无缝衔接,如同“齿轮咬合”般精准,让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当轨道车与人工巡检组合形成排查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与人力的结合,更是铁路部门“一盘棋”思想的集中体现。正是这种协同作战的默契,让京通、通霍等线路在暴雨中保持“生命线”畅通,让每一趟列车的安全行进,都有了最坚实的依托。

  雨势渐歇时,铁道线上的信号灯依旧明亮。从凌晨出巡的脚步声到深夜抢修的机械轰鸣,铁路部门用坚守诠释责任与默契,在雨幕中守护着万千旅客的平安,更守护着铁路大动脉的畅通,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