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车务段沉着应对强降雨 全力守护旅客安全
暴雨倾盆,列车停运,一支训练有素的铁路团队在风雨中筑起安全屏障,让旅客化焦虑为安心笑容。7月29日,本溪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本溪车务段工作人员在“枫叶情”服务台前耐心解答旅客问询:“阿姨,受强降雨影响,您要乘坐的这趟列车停运了,我帮您办理全额退票。”这一幕成为铁路人应对极端天气的日常剪影。面对7月下旬持续的强降雨天气,本溪车务段启动完善的防洪应急体系。7月23日至29日期间,多列次旅客列车临时停运,但站内秩序井然,旅客权益得到全面保障。
预警先行,筑牢防线
本溪车务段应对恶劣天气已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响应机制。当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该段立即启动防洪预案,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措施。在应对类似此次7月29日强降雨的恶劣天气时,车务段严格执行三级灾害天气预警制度。在Ⅲ级预警状态下,党政正职实行24小时双岗值班,班子成员分赴包保区域现场指挥,科室干部全部下沉包保车站。“我们建立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车务段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汛期前,该段已完成对79处重点处所的排查整治,并详细勘察管内173处防洪地段,确保走行路线清晰明确,为应急处置提供基础保障。
科学防洪,安全至上
本溪车务段强化车务、机务、工务、调度“四位一体”联防联控,以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为中枢,实时掌握设备状况和雨情变化。在强降雨期间,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实施动态雨量监测,对达到限速、封锁警戒值的车站及时下发预警通知。安全科加强应急处置,突出 “没有错拦,只有错放”原则,落实“敢拦敢扣”,做到先处置后报告。“宁可错拦,不可错放是我们的安全底线。”一位在铁路工作二十年的站长表示。当强降雨威胁调车作业安全时,各站果断采取停轮避雨措施,坚决杜绝盲目图快带来的安全隐患。
旅客至上,服务暖心
面对列车停运带来的旅客滞留问题,本溪车务段展现出成熟的应急处置能力。动态开足退改签窗口,最大限度减少旅客排队等候时间。售票大厅内,工作人员加大人工引导力度,干部加强巡视,及时安抚旅客情绪,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针对特殊群体,车务段提供个性化服务——手把手指导不熟悉电子支付的旅客完成退票流程。2023年8月21日至22日暴雨期间,该段曾安全有序转运180名滞留旅客。家住丹东的张女士术后需乘坐轮椅,工作人员全程提供“一条龙”服务,让她感动不已:“从上车到换乘,工作人员无微不至,让我回家路上没有顾虑。”
信息透明,联动保障
本溪车务段充分利用多渠道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官方微博、车站电子显示屏及时发布列车停运、晚点信息。他们主动对接地方媒体,滚动更新安全出行温馨提示和铁路部门应对极端天气采取的各项保障措施,方便旅客合理安排行程。在后勤保障方面,客营科与属地交通部门、食品供应商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本溪、凤凰城等8个站点公示超市负责人联系方式,确保随时供应应急食品,并提前准备27台大客车应对可能的高铁旅客滞留情况。
协同作战,品牌力量
各客运站乘降组织井然有序。车务段在站台增派人力,在进出站口、地下通道等关键位置安排专人疏导,防止拥挤。“枫叶情”“山城之星”“东哥”等服务团队成为风雨中的温暖旗帜。他们耐心解答旅客问询,主动帮助解决出行难题,尤其关注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进出站、上下车全程接送服务。“我们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本溪站负责人介绍。在通远堡、凤凰城、小市等关键站点,由站长、党支部书记、党员骨干组成的5支抢险救援队随时待命,每队配备18名左右精干力量,确保应急有案、救援有备。当最后一班列车驶离站台,一位老人紧握工作人员的手:“雨这么大,你们自己也要注意安全啊。”这句朴实的关怀,道出了旅客与铁路人之间在风雨中建立的特殊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