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载匠心守护 见证高铁跨时代发展

本站 朱道新 刘诗林

  单俊,现任沈阳电务段沈阳南动车车载设备车间高级修装配工区班长。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铁路电务系统一线,三十七年如一日,以精湛的技术、严谨的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见证并参与了中国铁路从普速时代到高铁时代的跨越式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

  1986年,单俊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苏家屯电务段集频工区,开始了他的铁路生涯。面对陌生的轨道电路器材维护工作,他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刻苦钻研技术,白天跟着师傅实践操作,晚上挑灯夜读专业书籍,短短两年时间就成长为工区的技术骨干。1992年,为提升专业理论水平,他主动申请脱产学习,进入沈铁成人中专铁道信号专业深造。三年的系统学习让他如虎添翼,199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浑河信号车间担任信号工,他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次成功处置信号设备疑难故障,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0年,中国铁路开始探索高速化发展之路,单俊凭借过硬的技术功底被抽调至秦沈客专管理处,参与“中华之星”、“先锋号”动车组车载信号设备的调试工作。这是中国自主研制高速动车组的开端,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面对挑战,单俊和团队成员一起日夜奋战,记录分析上千组数据,反复调试优化车载信号接收系统,为国产动车组的试验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2004年,在秦沈客专开通前的关键时期,单俊临危受命回到沈阳电务段,负责机车信号设备的维护工作。他带领团队成员加班加点,排查整治设备隐患,确保了过渡期行车安全万无一失。

  2007年,中国首条时速250公里的秦沈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单俊调至沈阳动车车载车间,先后担任工长、副主任等重要职务。面对全路领先的动车组新技术,他迎难而上,牵头制定了动车组车载设备检修流程和标准,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了百余列动车组信号系统的首检任务,实现了“零故障”交付的优异成绩。在日常工作中,他注重总结经验,将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汇编成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职工,培养出一大批技术骨干,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车载信号活教材”。

  2017年,单俊调至动车车载高级修车间(现沈阳南动车车载车间)高级修装配工区担任验收员,肩负起动车组五年一次高级修的质量把关重任。在这个岗位上,他始终秉持“高铁安全无小事”的理念,坚持“毫米不差”的标准。有一次在验收过程中,他发现某列动车组速度传感器安装存在0.5毫米的细微偏差,当即要求返工处理。面对“不影响使用”的劝说,他严肃地说:“高铁安全没有‘差不多’,0.5毫米的偏差可能就是重大隐患的源头。”八年来,所在工区连续实现“零缺陷”交付,为高铁运行安全筑起了坚实防线。

  如今,年近六旬的单俊依然奋战在高铁设备维护第一线。他常说:“我这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就是守护铁路信号安全。”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名老铁路人的初心。从普速铁路到高铁时代,从信号工到技术专家,三十七年的坚守与奉献,单俊用责任和担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铁路赞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