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保障答好暑运“民生卷”

本站 兰婷旭

  七月流火,暑运正酣。学生放假、举家出游、探亲访友,三股人流汇聚成势,考验着交通的承载与服务的温度。这场暑运“大考”,考的不仅是能否“走得了”,更是能否“走得好、走得暖”。而答案,就写在每一列增开的列车、每一次贴心的服务、每一处优化的设施里。

  运力先行,织密出行“保障网”。面对井喷的客流,国铁沈阳局精准聚焦:加开84对临客,直指北京、哈尔滨等热门方向;捕捉“草原游”热潮,首开长春至呼和浩特列车,加密满洲里方向停靠点,这不仅是“多开几趟车”,更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与主动引导。这些举措如同在复杂的客流图上精准布线,确保每一条“钢铁血管”都高效输送,让庞大的人流在有限的时空内得以有序疏解,让“想走的都能走成”。

  服务升温,打造旅途“暖心站”。让暑运服务超越“走得了”的底线,向着“走得顺、走得暖”攀升。硬件上,沈阳站的无障碍卫生间救助响铃、长春站的急客通道、大连客运段“便民百宝箱”里新增的充电宝和雨衣,都是雪中送炭的“及时雨”。但更打动人心的,是服务的“人情味”:锦州站的“丹丹”爱心服务台、“暖男”服务团队,长春站的“春之约”爱心服务队——这些带着温度的名字,让服务台不再是冷冰冰的窗口。服务品牌的具象化与个性化举措,传递着一个朴素理念:服务用心,才能让旅客真正舒心。

  设施精进,夯实体验“硬基础”。 车站和车厢,是旅客感知铁路的第一现场。细微之处的体验,直接影响着出行的舒适度与便捷感。国铁沈阳局各站点着力打磨这些“硬基础”:沈阳站、沈阳南站的卫生间加装干手器和热水洗手池,沈阳北站卫生间改造,解决了旅客“湿手无处擦”的尴尬;候车室大量增设五孔插座、USB、Type-C充电口,回应了“手机没电心发慌”的现代出行刚需;长春站设置7组免费充电岛、4处自助打包台、配备应急医药箱,甚至试点高铁宠物托运,都是在为旅客可能遇到的“小麻烦”提前铺路。

  暑运这张考卷,国铁沈阳局在运力上精准发力、在服务上注入温情、在设施上精雕细节,每一项举措,都在为千万旅客的旅途增添一份顺畅、一份便捷、一份安心。当旅客的眉头舒展成笑颜,这便是对铁路工作最生动的褒奖。在绵延的钢轨上,“流动的中国”正书写着最温暖的民生篇章。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