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延伸处,谷香飘远时
“现在好了,厂里直接收,价格还比市价高5毛钱,咱只管一门心思种好地就行!”一位尤杖子乡村民朴实的感叹里,浸满了好收成的踏实与欢喜。这背后,国铁沈阳局聚焦痛点,悄然伸出援手,将“忧心事”化为“安心路”,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写下了一则温暖注脚。
一条轨道,架起资源整合平台。尤杖子村的困境曾如大凌河畔的沙土般分明——明明捧着一碗饱含光阴馈赠、软糯芬芳的“金谷”,却只能屈从于“散、小、弱”的原始格局,在“商贩压价、运输损耗、储存霉变”的困境中挣扎。国铁沈阳局将痛点视为改善的突破口,他们没有零敲碎打,而是投资170万元建设现代化杂粮加工厂,整合零散资源,为产业链筑牢根基,形成可持续的增收渠道。这座加工厂的建成,像是为尤杖子村的谷子产业打造了一个稳固的加工平台。
一趟联结,畅通产销动脉。厂房坚固的骨架耸立之后,如何让优质资源转化为顺畅的市场活水?铁路部门深知,产业的持久发展,需要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他们积极引入辽宁金火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一成熟企业,让它进驻运营:企业开出的收购价高于市场5毛钱,这是对村民劳动成果的认可和保障;其成熟的销售网络,也成为了小米走向更广阔市场的畅通渠道。这一合作模式,让村民放心地交售谷粒,自身却免于价格波动的担忧。这一合作中,铁路部门是精准施策的协调者,更是市场化脉动的推动者。
一捧稳收,唤醒乡土内生动力。铁路部门带来的不仅是工厂和收购价,更是村民内心的安定。像范大爷这样的村民,再也不用为市场波动而忧心忡忡,只需专注于把地种好;本地的村民也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在村里的加工厂就能找到工作。那些曾经因为生计焦虑而分散的精力和智慧,如今重新凝聚在乡村的发展上。村民们从过去被动接受援助,变成了乡村振兴的积极参与者。这种转变,让“致富路”不再是单向的输送,而是成为了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推动力。
铁轨延伸到哪里,帮扶的力量就传递到哪里。沈国铁沈阳局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一座加工厂,连接起田野与市场;一份收购价,温暖了农户的心窝。这种从实际出发的帮扶,让乡村的好资源真正变成了好生活,也让我们看到,乡村发展需要的不是空泛的支持,而是这样精准对接需求的实在行动。米香飘远的路上,铁路的印记温暖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