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里的“铁”担当

本站 佟莹莹 刘禹彤

  当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一年一度的暑运大幕如期拉开。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三路大军汇聚,给铁路运输带来了“烤”验。国铁沈阳局交出的答卷,让这场“烤”验变成了一场温情之旅——7月1日至20日发送旅客1319.3万人次,日均66万人次的数字背后,是运力与温度交织的民生图景。

  运力调配的“精准度”,是应对高峰的底气。面对汹涌客流,铁路部门没有盲目加开列车,而是精准捕捉出行需求的脉搏。84对临客中,38对直通列车,46对管内列车,这种“内外兼修”的布局,让热门方向不再“一票难求”。沈阳站增开的28.5对高速列车里,21对瞄准北京、哈尔滨方向,7.5对覆盖大连、长春、丹东等重点城市;长春站首开至呼和浩特的列车,更是把草原风光直接“送”到旅客眼前。这些看似细微的调整,实则是对群众需求的敏锐回应——当列车时刻与出行计划精准对接,旅途的舒心便有了起点。

  服务升级的“暖色调”,让旅途充满人情味。沈阳站的无障碍卫生间,一个小小的救助响铃,按下的是重点旅客的安心;大连客运段的“童趣礼包”里,装着对亲子家庭的细致关怀;长春站“春之约”爱心服务团队的贴心服务、沈阳客运段的医疗应急保障……这些服务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像夏日里的清风,吹散了旅途的疲惫。老年旅客能吃到低糖低盐的餐食,突发不适可连接远程医疗,急着赶车有专门通道……从特殊群体到普通旅客,从日常需求到应急保障,铁路服务早已跳出基本的旅客运输框架,变成了一场充满人文关怀的体验。

  设施改造的“实举措”,藏着看得见的贴心。出门在外,“手机没电”的焦虑曾是很多人的痛点,而候车室里的五孔插座、USB和Type-C充电口,长春站的7组免费充电岛,直接把“续航焦虑”变成了“用电自由”。卫生间里的干手器、热水洗手池,看似小事,却在细节处提升着舒适度;长春西站试点的高铁宠物托运,更是让“带毛孩子出行”不再是难题。这些设施升级不求“高大上”,只求“接地气”,把民生需求刻进了车站的每一个角落。

  暑运还在继续,故事每天更新。交通服务不仅需要运力的“硬支撑”,更需要服务的“软提升”。当列车载着旅客奔向目的地,它承载的不仅是行囊,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铁”担当,正是民生温度最生动的注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