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载兵心不褪色 八载铁肩担使命
——记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铁路物流中心货运调度员陶忠祥
七月的沈阳,烈日炙烤着货场的铁轨,钢轨在高温下泛着银灰色的光。排风摘管、蹬车拧闸、扒车瞭望……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铁路物流中心货运调度员陶忠祥和工友们正在列车编组场里“暴走”。

“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陶忠祥每班都要循环往复全覆盖巡台检查不下十次,各工种调度台逐一走过、看过、问过、查过,他才放心,一个班下来得走10000步以上。
“从事货运工作8年来,我安全办理装运货车420万辆、卸车500余辆,安全运输2.4343亿吨货物,想起来还挺有成就感。”陶忠祥自豪地说。
从部队“雷达技师”到铁路“安全标兵”,陶忠祥将共产党员的宗旨、雷锋精神融入血脉,用数字技术守护运输安全,用公益行动温暖社会,用创新举措服务民生,用奋斗践行退役军人最美的姿态,对肩上的使命作出最深沉的告白。

军魂铸就:从雷达尖兵到安全“哨兵”
2017年,陶忠祥脱下军装,以“零基础”走进沈铁物流中心蒲河货场,成为一名外勤货运员。面对完全陌生的货运业务,他求知若渴,每次早交班都手持笔记本,逐字记录领导与同事传授的规章制度。从外勤装卸车作业的新手起步,他凭借勤学善思与严谨态度,严格按照标准完成每一项操作,这一干便是一年。随着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陶忠祥被调至内勤货运员岗位,负责计划请车等核心工作。
货运员的工作强度极高,日均步行超2万步,既要细致检查车辆与货物,又要高效协调装卸流程。三九严寒、三伏酷暑,他始终坚守一线,这对责任心、应急能力及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其间,他成功查处一起货主虚报货品、少付运费的违规事件,赢得中心表扬。
2020年,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他被调至物流中心任安全调度员。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他扎根一线,三个月内熟记千余条规章,将操作流程强化记忆。凭借雷达兵特有的敏锐与执着,迅速从“门外汉”蜕变为业务骨干。
走进物流生产调度岗位,要面对管内24个营业部、92个货场、286个监控点的庞大网络,陶忠祥首创“四到”工作法:眼到,不放过屏幕中任何异常细节,曾通过一缕青烟发现得胜台货场火情,3分钟锁定火源,30分钟扑灭火灾,避免经济损失超百万元;口到,实时通报风险,2024年4月21日,通过监控发现寒岭站碎石车超载,及时制止一起安全隐患;心到,以责任筑防线,8年累计安全办理接发货车420万辆、卸车500万辆,保障2.4343亿吨货物运输零事故;手到,迅速协调处置,2024年10月1日国庆假期,他15分钟内化解开原站化肥撒漏危机。同时,他总结“三必经”货运指挥心得:经手记录风险、经眼紧盯规范、经耳沟通全局,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可复制的操作范本。

2018年铁路集装箱智能化系统推广初期,故障频发、操作复杂。陶忠祥所在团队建立“故障数据库”,将千余条异常数据转化为“病灶图谱”;研发“傻瓜式”操作小程序,开展30余场沉浸式教学,使系统稳定性提升40%,作业效率提高25%,日均调度箱次突破2000大关。其团队以“零失误”标准保障中欧班列准点率100%,为“钢铁驼队”驰骋亚欧大陆筑牢数字根基。
每逢冬季电煤保供关键期,陶忠祥主动放弃休班,跑遍中心管内的每个货场,深入企业调研,与沈阳车务段联合作战。他细化卸车计划,紧盯解冻库设备状态,建立“预警雷达”。2023年寒潮期间,通过动态调整卸车时段,使文官屯国新电厂煤炭库存72小时内从“红色警戒”恢复至安全线,保障沈阳地区60万户居民冬季供暖。
夏季用煤高峰期,他顶着烈日直赴文官屯站、沈阳东站等重点卸车点,了解装卸车进度,并提示现场人员注意安全。2024年7月,他连续48小时驻守沈阳东站,现场指挥优化设备负荷,协调增派人力3批次,使单日卸车量从1200车提升至1800车,创下夏季保供新纪录。
使命在肩:公益路上的“铁肩担当”
2020年4月,妻子产后仅月余,他主动请缨支援清原营业室的河沙发送,一去三个月,归来时儿子已满百日。
2022年4月沈阳疫情封控期间,集装箱系统操作岗全员隔离。陶忠祥凌晨1点接到电话后,毅然返岗独自承担集装箱系统中欧班列和全中心的调度任务。他立下“每日提前1小时到岗、交接班零差错”的铁规,连续30天吃住在单位,保障了3.2万车次货物运输畅通。
公益践行:田间地头的“暖心使者”
2023年春耕季节,他促成“铁路+企业+农户”直供模式,往返铁岭化肥企业十余次,深入农家炕头了解需求,为近百户农民节省购肥成本20万元。农户拉着他的手说:“陶调度,你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样子!”
2024年元宵节,他带领“老兵爱心团”为八一社区孤寡老人送温暖。刚下夜班的他,与战友们剁馅和面、陪老人拉家常,87岁的王奶奶含泪说道:“这饺子,吃出了‘家’的味道!”
2024年5月,他目睹轮滑男孩被撞,百米冲刺抱起孩子奔向医院,垫付药费、冒雨送玩具。面对感谢,他朴实回应:“我是军人出身,救人就是本能!”
拥军驿站,2.3万公里爱心路
他发起“车轮上的拥军驿站”,行程2.3万公里,带动沈铁物流志愿者与3趟列车乘务组结成爱心联盟,常年为困难旅客提供帮助。退役后累计解决群众难题百余件,被旅客誉为“车轮上的活雷锋”。
精神传承:雷锋路上的“践行先锋”
作为沈铁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骨干,陶忠祥每年春节带领团队慰问北部战区勤务队官兵;冬春换季时,组织团队走进泉园社区开展清洁行动;到雷锋杂志社接受精神洗礼,特邀专家讲授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
在春运志愿服务中,他们用微笑服务擦亮城市名片,让旅客感受到“流动的温暖”。一花独放不是春。陶忠祥将单杏花“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理念融入志愿服务,带领团队累计服务时长超万小时。
多年来,陶忠祥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先后荣获“火车头奖章”、国铁集团“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以及“新时代·沈铁榜样”、沈铁物流中心“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标兵”等众多荣誉称号。其先进事迹被广泛传播,登上中宣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雷锋》杂志(强军号)2025年5月期,以及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的全国性公开出版刊物《中国退役军人》杂志2025年7月期,“学习强国”平台同步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位平凡人物中的榜样。
从雷达技师到铁路调度,从保家卫国到服务民生,陶忠祥用24年时光诠释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正如他在党员笔记中所写:“真正的幸福,是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洪流。”
当一列列货车驶向远方,当受助群众露出笑容,“雷锋哥”的故事仍在继续——这是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更是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永不褪色的初心答卷。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