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中欧班列,铺就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

本站 李光敏

漫画作者:战映辰
漫画作者:战映辰

  在盛夏的炽热阳光下,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繁忙的景象:龙门吊舒展臂膀装运比利时巧克力、法国红酒等“洋货”,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跨越欧亚大陆。自2023年3月4日至今年6月30日,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194列、运输货物超12.9万标箱的数据,架起了一座连接东西方共同繁荣的金丝带,为新时代东北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智能升级织密欧亚物流网。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宛如一座高效运转的“陆地航母”,串联起辽宁“海陆空”智能化立体交通网。龙门吊的轨道吊装信息采集系统,让每一次集装箱装卸都能精准记录品类与节点;货场全覆盖的监控摄像头与手持终端实时联动,确保作业流程顺畅,提升货物的装运效率。这种物流运输的精准调度让货物能通过数据“说话”,提高物流运输效率,让中欧班列的“钢铁驼队”在数字时代跑得更稳、更快,最终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东北发展的数字引擎与开放动能。

  “精准运力”,从“单点发运”到“全域联动”。双向贸易的活力,在“每2天1列”的班列节奏中持续涌动。蒲河站这个日均办理近500辆货车的三等站,通过硬件升级与调度优化,将中欧班列单列编组从50车扩至55车,运输效率的跃升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物流网络辐射力的质变。在沈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框架下,“一列牵动、多城联动”的运输格局逐渐清晰:环渤海的电子元件、长三角的光伏组件在此集结,经公铁海多式联运分拨至欧亚20余个国家。这种资源整合能力,让精准运力成为双向贸易的平衡器,欧洲的巧克力、牛奶借班列走进中国家庭的餐桌,东北的机械设备、家用电器通过铁海联运奔赴海外市场,正是“洋货进得来、国货出得去”的生动注脚。运力精准调配的每一步,都在推动东北制造业嵌入全球产业链,串联起区域产业与全球市场的“黄金通道”。

  从沈阳集结中心的智能场站到亚欧大陆的铁轨绵延,中欧班列正以“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的新姿态,续写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丝路新篇,让新时代的繁华在铁轨延伸处持续生长,为东北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