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组场上烈日“蒸”战
7月15日14时,金州站编组场上,阳光炙烤着绵延的铁轨,反射着刺眼的光,钢轨上热浪蒸腾,诺大的编组场没有一点遮阴的地方,温度高达35℃。铁路“钩子手”调车组,正顶着烈日,在车体“飞上飞下”,有序地进行列车编组作业。
当天,大连铁路物流中心金州货场准备装运大连车务段沙河口站电煤1列、编组36辆,根据承认车情况,需要拆分成两钩作业,每钩18辆,完成此次编组作业需要到货场取送车四次,全过程大约需要3个小时。
调车长刘兴龙接到计划后,组织组内人员进行分工,强调重点事项。他在机车旁指挥机车进行连结作业,并随时盯控连结员的人身及作业安全。待连结员检查车辆完毕后,刘兴龙需要到机车上指挥机车前往货场送车。
连结员杨刚走行2公里对货场线路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异物侵限影响取送车安全,检查完毕后,他返回货场道口对推进车列进行安全防护。
连结员宁兴楠则是负责车辆检查,在车列中穿行检查车辆状态,每一辆车都需要弯腰查看车辆关门、制动、闸链等关键环节,整个过程需要20分钟,检查完毕后,宁兴楠登上车梯随车牵出并进行推进领车作业,在炎炎烈日的烘烤下,车体温度高达50度。领车距离长达2公里,宁兴楠一直站在车梯上,接受车体和太阳的双倍炙烤。调车组人员作业都头戴帽子,长袖衣服、束脚裤,戴着手套,捂的“严严实实”,全程都在太阳下暴晒,没等一趟活完成身上的衣裤就已湿透。作为第一年“享受”暑运待遇的零零后宁兴楠来说,处处充满了挑战,但是他没有丝毫的怨言和退缩,在调车长的带领下,每次都把“活”干的很漂亮,刘兴龙也常常为他点赞。
这样的过程需要重复两遍,时间将近两个多小时,完成送车作业。稍事休息后,货场装车完毕,调车区长下达调车作业计划,调车长刘兴龙进行计划分工,两名连结员分别对装好煤炭的车辆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装卸完毕车辆状态、车下是否有障碍物、装卸机具是否侵限等危及调车安全的隐患问题,连结员宁兴楠负责调车作业前部领车,连结员杨刚负责道口防护工作,他们又投入到紧张而繁忙的调车工作中。
编组场上火车运行的吱吱声、汽笛的鸣叫声、对讲机的呼叫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首乐章,讴歌着铁路人奋战在一线的生动画面,为保障铁路大动脉安全、高效、畅通烈日“蒸”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