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中国高铁描绘新时代图景
截至去年底,我国高铁里程达4.8万公里,其中有不少线路在建设、运营中面临着极端气候条件和复杂地质环境的考验。从平原、山地、水乡,到戈壁、冻土、洋面,中国高铁驰骋多样环境,将天南海北连接起来。
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哈大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穿越戈壁地带和大风区的兰新高铁,这些驰骋在复杂多样地理环境中的列车,共同绘制出中国高铁绚丽的风景线。
坚持科技创新,助力高铁跨越山海。从最初的城际铁路,到如今纵横全国的高铁网络,从白雪皑皑的高寒地带再到黄沙漫漫的沙漠戈壁,中国高铁形成了自主、成熟的高铁技术体系。在工程建设、车辆制造、运营管理等各个领域,中国铁路不断坚持科技创新,以不断创造奇迹的方式,攻克种种难关,让高铁跨越山海,拉近了地域间的距离。
跑出中国速度,重塑百姓出行方案。从北京到长白山将用不上4小时。从前,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不久,沈白高铁通车后,就会变成现实。从“绿皮车”到空调车、再到动车,长途劳累已慢慢变成回忆,方便快捷已成为新的时尚。中国高铁速度打破了时空阻隔,让百姓更便捷地往来于城市间,一日内从雪山到海边,从沙漠到椰树林都不再是梦想。
点亮中国名片,领跑世界高铁舞台。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中,经历了“比”“学”“赶”的艰辛历程,从开始积极引进国外的技术,到与国情相结合逐步消化和吸收,再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中国高铁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高速铁路的“领跑者”。作为闪亮的“中国名片”,高铁在国际舞台上持续释放影响力,为世界发展注入稳定力量。
当前,中国高铁正频繁地跨越山海、拉近时空,在科技创新、自主发展的道路快速驰骋。中国高铁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在祖国的大地上奋力描绘新时代壮阔的现代化图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