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展现“硬核”实力

本站 李晗

  近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自1992年国际铁路联盟(UIC)发起并主办这一盛会以来,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已历经二十余载,每2至3年举办一届,成为全球展示和交流高速铁路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今年,恰逢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大会选址北京,无疑是对中国高铁在世界高铁发展历程中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

  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从最初的引进吸收,到如今的自主研发,中国高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从高寒技术的显著成就,如哈大高铁的安全高效运行,到列车控制技术、高速动车组设计、线路建设与维护等方面的举世瞩目成果,中国高铁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更使中国高铁成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桥梁,展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智慧。

  兰新高铁穿越戈壁,探索出了应对风沙灾害的“三大法宝”,保障了线路的安全与畅通;哈大高铁则形成了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实现了冬夏季时速300公里的安全运行。从平原到山地,从水乡到戈壁,中国高铁驰骋各方,将天南海北的地域、多种多样的环境连接起来。从最初的轨道电路到列车控制,再到铁路智能自动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中国铁路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自主研发的CR450AF动车组和CR450BF动车组,在第十二届世界高铁大会期间备受瞩目,标志着中国高铁科技实现了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

  高铁时代的到来,让“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再只是诗人的浪漫想象,高铁的普及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文化的交流融合。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已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八纵八横”高铁网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网道已建成80%。中国高铁不仅改变了国内交通格局,还积极走出国门,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铁路合作,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中国高铁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高铁的创新发展也需要中国智慧。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人类追求更快速、更便捷、更绿色互联互通的未来之路,中国高铁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增添更多光彩。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