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道岔医生”夜未眠

本站 刘乐乐 羿力卅 杨得东

  7月9日0时50分,大连北站站场内,大连电务段大连北快速信号车间的职工们已经在站台上列队完毕。

  “调度命令已下达,可以上道。”1时许,指令划破寂静,作业人员立刻行动起来,脚步踏在石砟上发出细碎的声响……道岔适应性调整作业即将全面展开。

  近期,随着气温攀升,保障电务设备尤其是精密复杂的道岔转换系统的安全稳定,是这群“道岔医生”的职责。

  “孙智,开盖!测接点压降!”副工长李亮的指令声在351号道岔旁响起。孙智头顶的头灯光束聚焦在转辙机内部复杂的接点上,豆大的汗珠正顺着他的鬓角和安全帽带滑落,滴落在作业服前襟上,一会儿便打湿了一片。孙智半蹲着,身体几乎伏在金属机壳上,眼睛紧紧盯着测试仪跳动的数值。

  “白天气温高,道岔扳动时动作曲线出现异常,得重点排查接点压降和压力。”李亮解释道。

  “351号道岔J1转辙机调整完毕,道岔扳动试验。”1时54分,李亮通过对讲机向驻站联络员传达现场作业情况。身后,两名职工默契地弯下腰,动作利落地将夹板卡在尖轨与基本轨间。随着指令下达,转辙机转动的“嗡嗡”声在空荡的站场里回响。

  2时11分,李亮一行人来到353号道岔。李亮先熟练地用检查锤敲击部件,再用扳手紧固关键螺栓。“最近雨水多,要对转辙机是否进水进行全面检查。”李亮提醒着同伴,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

  3时40分,最后一组道岔检查整治完毕。确认现场“工完料净”,这群忙碌了整夜的“道岔医生”带着一身汗水和疲惫,迎着熹微晨光,返回工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