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动脉护航“北粮南运”

本站 周妮娜

  近日,一列满载3198吨粮食的45720次列车,从东来站缓缓驶向赤峰南。这只是它漫长旅程的起点,经重新编组后,这些粮食将继续奔赴北京、河北等地。今年以来,国铁沈阳局粮食运输总量已突破2000万吨,创下近年新高。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铁路部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扎实体现。

  精准对接需求,筑牢运力底盘。面对管内粮食运输需求的显著增长,国铁沈阳局深感责任重大。这关乎“国之大者”,是保障粮食安全、服务“三农”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主动应变,积极与地方政府粮食储备部门、大型粮食生产流通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入田间地头和仓储一线,精准把握市场脉搏与运输需求。集装箱、车辆等资源保障力度持续加大,95306货运系统24小时敞开受理,确保运力供给与粮源流动无缝衔接。推行“一站一策”“一企一策”,结合价格优惠措施,力求为客户提供更贴心、更高效的运输解决方案。

  精细组织管理,优化运输效能。粮食运输,效率与安全缺一不可,细节决定成败。针对不同形态的粮食,铁路部门实施精细化车辆匹配方案:对散粮,大力推广敞顶集装箱,应用机械化“顶部灌注+苫布加固”技术,有效降低损耗;对袋装粮,则采用“无缝换乘”的直装模式,规范摆放,减少二次装卸带来的破损风险。在调度指挥层面,坚持“四优先”原则,优先安排去向、优先配备空车、优先组织装车、优先挂运放行,调度所科学编制日计划,24小时动态掌握需求,随时灵活调整,确保粮食物流全程顺畅高效。

  创新联运模式,畅通“铁海联运”新动脉。为拓展“北粮南运”的广度和深度,国铁沈阳局充分发挥铁路与港口的协同优势,着力构建铁水联运新格局。在吉林、长春等核心粮源区,组织开行直达大连、营口等港口的集装箱、散粮车循环班列,实现与海运航线的紧密对接。近期开行的国首列粮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仅15小时抵达营口港,随后无缝换乘海轮驶向广西钦州港。这一创新模式将全程运输时间从传统的18天压缩至13天。其核心价值在于“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客户告别了繁琐的多环节对接,实现了货物全程可追踪,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切实压低了社会综合物流成本。

  当2111万吨粮食(日均装运1739车,同比大增53%)安全高效地穿越山河湖海,最终化作百姓餐桌上的米香面甜——这流动的粮仓,正是铁路部门以扎实运力守护国计民生的无声誓言。这条“北粮南运”的钢铁走廊,每一节飞驰的车厢都满载着责任与温度,让天南地北的饭碗与粮仓紧密相连,在车轮与铁轨的铿锵律动中,稳稳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