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高温酷暑下的调车人

本站 王浩 杨士东

  “调车组两人,横越1道2道去2、3道间。”“可以横越。”“可以横越,调车组两人明白。”7月9日13时26分,西丰地区室外温度已经达到40.9℃。沈阳车务段西丰站调车长张伟和连结员韦明正行走在编组场内,准备执行A001号调车作业计划。炎炎烈日映射在交错纵横的钢轨上,在他们身边升腾起阵阵热浪。

  近日,沈阳车务段管内沈阳、抚顺、铁岭地区接连迎来持续高温天气,西丰地区最高气温突破40℃大关,钢铁的车辆表面温度甚至超过50℃。为保障电煤、粮食等重点物资的运送,调车组顶着高温坚守岗位,全力组织列车多接多发、快解快编,确保运输高效畅通。

  烈日下,调车长张伟和连结员韦明正在认真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检查确认车钩状态,调整钩位,关闭折角塞门,摘解车辆,撤除车辆防溜措施,进行简略试验。他们所在的西丰站是辽开线重要的客货运通道,承担着列车的到发、编组、中转、旅客乘降等职能,站内有正线1条、到发线3条、货物线3条,粮食专用线1条,接发列车日均12列,日均调车作业3批、80辆,调车组一个昼夜间作业时长达到13-15小时。这几天的持续高温,给室外作业的调车组增加了一重严峻“烤”验。

  “每天,我们要按照调车计划完成车辆检查、排风、摘管等多个作业环节,进行上百个作业动作。”张伟将手持电台贴近耳边,进行着作业联控。每趟列车的顺利发出,都需要调车组在调车作业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车辆检查、排风、摘管、按撤防溜、车辆复检等多个作业环节,把车辆根据车流方向重新排列组合、编组成列,每批调车作业至少用时4小时左右。为了避免晒伤和烫伤,炎热的夏天里,调车组也要穿着长衣长裤,扎紧袖口和裤腿,穿行在蒸笼般的车组间,工作服瞬间就会湿透。

  “车厢表面温度太高了,甚至可以说是烫手,所以我们夏天戴着作业的手套不仅不能薄,还要比平常的线手套厚上两倍。”连结员韦明站在狭窄的车梯上,抓紧把手,全神贯注地瞭望前方,脸上的汗水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着光。即便尽力做好防护,他们在领车、提钩的时候触碰到车体还是会感到烫手,身上的衣服总是干了湿、湿了又干。

  “52477次司机解锁机控器。”“可以解锁。”16时18分,按照调车作业计划,他们顺利完成了调车作业,返回休息室,将杯子里食堂特意熬煮的绿豆汤一饮而尽。

  “西丰站运输的物资主要是粮食,这是重要的民生物资,容不得丝毫马虎。”张伟认真地说。对他们而言,风吹雨淋、严寒酷暑已经是岗位“标配”。而在高温“烤”验下依然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也已经成为了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在酷热难耐的盛夏里,在热浪滚滚的车组间,沈阳车务段管内295名调车组职工在兢兢业业为运输生产贡献着力量。为了保障高温天气下职工身体健康和作业安全,沈阳车务段从源头抓起,根据各地区每日天气预报,合理调整作业计划,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尽量缩短室外连续作业时长。他们还积极开展防暑降温和送清凉活动,及时发放劳保用品,做好人身安全提示,值班干部每天为现场职工送上冰镇饮料、矿泉水、雪糕、西瓜等解暑食品,工会组织各站食堂熬制绿豆汤供职工饮用,同时24小时提供浴室热水,让职工可以在劳动过后洗一个干净舒爽的热水澡,感受到盛夏里的丝丝清凉。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