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星光下,他们为道岔“解暑“

本站 羿力卅 杨得东 姚兴勇 张月妹 姜维

  7月9日0时50分,记者来到大连北站站场内,看到大连电务段大连北快速信号车间的职工正准备进行道岔适应性调整作业。他们提早备好扳手、钳子、仪表等作业工具,在站台上列队待命。

  “调度命令已下达,可以上道。”1时整,随着一声令下,职工们迅速上道,道岔适应性调整作业正式开始。

  暑运以来,大连电务段管内持续高温,多地气温超过35°C,站场内地表温度最高达60°C。为确保铁路电务设备稳定运行,这个段统筹利用“天窗修”时段,全面开展道岔适应性调整,为暑运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孙智,把转辙机盖子打开,用接点压降测试仪测试一下转辙机接点电压。”在351号道岔旁,副工长李亮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夜里虽然没有骄阳炙烤,但站场内仍十分闷热。李亮戴着头灯,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他蹲在转辙机旁盯着接点电压测试值,发现33-34接点压降超标,当即进行了处理。

  “白天道岔扳动时动作曲线出现异常,得重点排查接点压降和压力。”李亮对记者解释道。为了提高“天窗”利用效率,信号工贾哲在“天窗”开始前已查询分析过道岔动作曲线,将存在问题做好记录,为“天窗”时有针对性地查找隐患提供了依据。

  作业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高温易导致钢轨热胀、道岔参数变化等问题。这个段以“精准检测、联动调整”为原则,制定规范作业标准,各车间结合管内设备实际,重点对道岔开程、密贴力、表示缺口等关键参数进行测量调整。同时,针对夏季ZD6转辙机故障电流偏低的特点,他们将故障电流调整到偏上限,提前预警道岔转换力不足风险。

  “351号道岔J1转辙机调整完毕,道岔扳动试验开始。”1时54分,李亮通过对讲机向驻站联络员传达现场作业情况。身后,两名职工猫着腰,将夹板卡在尖轨与基本轨间进行转辙机拉力测试,转辙机转动的“嗡嗡”声在寂静的站场回荡。

  暑运以来,大连北站每日接发车高达120余次。针对列车通行密集的实际,他们借助道岔缺口视频监测、微机监测等查询监测设备,对管内重点道岔实施“状态修”,针对转辙机拉力、接点压降、接点压力进行测试,检查道岔是否方正、尖轨有无爬行等情况,及时消除高温环境下的设备隐患。

  2时11分,李亮一行人来到353号道岔,用别、敲、紧等方法对该道岔进行检查。他们额头上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滴落,在作业服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痕迹。“近期雨水多,要对转辙机是否进水进行全面检查。”李亮提示道。

  3时40分,天边已泛鱼肚白,最后一组道岔检查整治试验完成,职工们清点好作业工机具,确保现场无遗留,及时下道。

  截至目前,这个段累计完成1842组道岔的适应性调整,为暑运安全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