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开展2025年军地联合防汛救援演练 新装备新技术筑牢汛期“安全堤”
中新网辽宁新闻7月12日电(于跃洋) 11日,在沈阳市康平县某水域,一场贴近实战的军地联合防汛救援演练在此拉开帷幕。沈阳市2025年军地联合防汛救援行动以“实兵实装实景”模式展开,消防救援、应急管理、水务等多部门协同联动,无人救援装备与传统救援力量深度融合,在模拟的辽河险情中上演了一场高效精准的“生命保卫战”。

“辽河康平段连续强降雨导致水位超警,两家子乡钟家街村新发堡段堤坝出现10米漫溢,湖心岛有群众被困!”这场演练紧扣沈阳“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特点,聚焦辽河流域典型险情,设置险工险段加固、孤岛救援、落水搜救、水下打捞、水上编队搜救5个实战课目,全面检验军地协同应对能力。据沈阳警备区战备建设处处长介绍,“本次军地联合演练以提升民兵应急分队遂行抢险救援行动能力为目标,通过多课目连贯实施,进一步提升民兵操作救援装备水平和人装结合能力,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应对。”

“无人机前出侦察,无人飞翼准备救援!”随着指令下达,侦察无人机迅速升空,实时画面同步回传指挥席位。喊话无人机随即抵近,循环播放安抚语音:“老乡不要慌,救援马上就到!”在技术装备展示区,大型载重无人机挂载救生衣和应急食品精准空投至孤岛;水上无人飞翼凭借自主避障系统,在漂浮物密布的水域灵活穿梭,不到10分钟便将被困群众安全接回岸边。
水下救援环节更显科技威力。2名蛙人携带彩色图像声呐设备潜入浑浊水域,根据彩色图像声呐传回的清晰画面,准确定位目标位置,安全高效完成水下搜救任务。在堤坝加固现场,民兵应急分队沿漫溢段排成百米长队,手递手传递沙袋构筑子堤,无人机实时巡查督导薄弱点位;水面搜救区,12艘快艇、摩托艇根据声呐定位信息变换搜救队形,形成无死角搜索网;医疗救护组在岸边搭建临时救治点,运用便携式生命体征监测仪快速完成受困群众健康评估。

此次演练通过新型无人装备的实战应用与多部门协同机制的磨合完善,标志着沈阳军地联合防汛救援能力向专业化、智能化迈出关键一步。沈阳市警备区领导表示,下一步将推进"无人装备模拟训练场"建设,持续强化新质民兵力量培育,确保汛期来临之时,能够以最快速度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