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风海韵”号启程,绘就流动中国文化图景
随着铁路部门实行三季度新的列车运行图,沈铁大连至合肥K715/6次“皖风海韵”号列车列车正式开行,编织起一条流动的文化纽带与民生通道,为“流动的中国”增添了一抹亮色。
从地域符号到情感共鸣的文化传递。“皖风海韵”的命名本身就是文化融合的巧妙设计,以“皖风”凝练安徽黄梅戏、徽派建筑的灵秀底蕴,用“海韵”展现大连海洋文化、足球城市的开放活力。铁路部门深度挖掘两地历史人文,将渤海湾的浪漫与江淮大地的厚重融入乘务员培训体系,从文化知识考核到服务礼仪设计,处处体现“让旅客在旅途中读懂城市”的用心。铁路列车已经超越“运输工具”的传统定位,而是以文化情怀为纽带,让渤海湾的浪花与江淮平原的稻香在车厢内完成一次温柔的相遇,为国内经济循环注入强劲动能。
从基础服务到精准关怀的便民升级,“皖风海韵”号的温度,藏在“三心·两情·一传承”服务理念的细节里。“温馨服务包”内充电宝、雨衣、口罩等备品的配置,精准匹配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为儿童旅客准备的海洋主题绘本与历史故事拼图,将候车区的喧闹转化为亲子互动的温馨;针对重点旅客的“全程关怀”机制,从上车引导到出站衔接的无缝服务,重新定义了出行服务标准。在“皖风海韵”号上,便民措施不再是标准化流程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人在旅途”的需求洞察,让冰冷的钢铁车厢拥有了可触摸的温度,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写下了最鲜活的注脚。
从空间装饰到文化叙事的主题车厢场景重构。步入“皖风海韵”主题车厢,“一步一景”的空间设计,将2186公里的地理距离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脉络,它打破了车厢作为“运输容器”的传统定义,通过文化符号的视觉呈现、地方艺术的现场展演、旅客参与的互动设计,构建起“地域文化-铁路文化-旅客体验”的三重叙事体系,使车厢成为兼具交通功能与文化功能的复合空间,为区域文化交流提供了沉浸式场景,让旅途本身成为文化解码的过程。
一列飞驰的列车,串联起两座城的前世今生;一程贴心的服务,温暖着千万人的出行之路。“皖风海韵”号用文化打破边界,用服务连接人心,证明了铁路不仅能缩短空间距离,更能搭建精神桥梁。这是中国铁路的担当,也是流动中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