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做好防洪准备工作 确保运输安全畅通
赤峰工务段按照集团公司防洪防汛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全年防洪、科学防洪理念和“防、避、抢”工作要求,全力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密织防洪安全网。
提前排查隐患,夯实安全基础。段成立7个防洪隐患排查小组,同时开展防洪隐患排查及专项排查工作。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历时2个月完成汛前隐患排查工作,共计出动人员796人次,排查线路966公里,排查出Ⅲ级防洪地点127处、喀赤客专防洪重点地段3处。
实施预抢工程,消除源头风险。坚持“优先整治历年水害复发区段、优先处置当前汛期新生隐患、优先解决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的重点病害”的原则扎实推进防洪预抢工程。5月30日前完成8项防洪预抢主体工程,提高设备抗洪能力。以“坡净、水畅、路通”为目标扎实开展防洪三项基础工作。完成危石清理92处8.5m³、危树处理293棵、侧沟清淤79864延长米,小桥涵清淤287座2974m³。
提前储备物资,强化应急保障。结合历年水害特点和防洪需求,在沿线关键站点、重点区段储备充足抢险物资,确保物资“数量足、质量优、调得出、用得上”。各线桥、重点维修车间组建专业化抢险队伍13支823人,在沿线重点站区配备防洪备料木枕1200根、桩木6立方、铁线3吨、道砟11辆、块石20辆等。积极与沿线企业、施工单位对接签订抢险机械租赁及抢险用工协议,储备抢险劳力110余人,大型抢险机械116台。与沿线水库管理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密切关注水库蓄洪、泄洪信息。
开展防洪培训,完善应急机制。重点围绕防洪工作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应急处置等内容,组织了专题防洪培训,切实提升防洪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精心组织修订防洪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处置流程,编制《防洪工作手册》。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严格执行防洪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
提前完善技防、实现智能预警。严格落实综合视频巡查要求,指派专人利用沿线综合视频对降雨影响区段设备进行不间断巡查,做到降雨不停巡查不止。合理增设隧道口智能视频监控,进一步提高实时监测预警能力。运用好无人机3D建模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沿线防洪风险进行精细研判,精准布防。全面实现雨情、水情、设备状态的智能预警,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防洪号角已然吹响,赤工人将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以 “万全准备” 应对 “万一可能”,超前防范,精准布控,坚决确保汛期铁路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