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沈阳苏家屯区:廿载换地纠纷一朝解 千钧调解温情万缕牵

中新网辽宁 2025年07月09日 17:16

  沙河司法所高效化解土地纠纷获赞誉

  中新网辽宁新闻7月9日电(记者赵桂华 通讯员谷雨晴)近日,一面印着“真心为民办事 倾心替民解忧”烫金大字的锦旗,被郑重地送到了沈阳市苏家屯区沙河司法所工作人员手中。赠送锦旗的,是沙河街道东大房村村民杨军福,他用这份质朴而真挚的礼物,表达对司法所及时化解土地纠纷、护航春耕生产的深切谢意。而这面锦旗的背后,藏着一场关乎农事农时、邻里和睦的暖心调解故事。

  春回大地,本是耕种的黄金时节,东大房村村民杨军福和杨宝福却因一块田地陷入了僵持。时间回溯到2004年,二人曾达成口头协议互换承包地耕种,此后多年,双方相安无事,这片土地也见证着两家长久的默契。然而,在今年春耕备耕的关键节点,平静被打破。杨宝福突然阻拦杨军福耕种互换的土地,他拿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坚称这块地实际归女儿所有。面对质疑,杨军福则出示了2012年的法院判决书,试图证明自己对土地拥有合法耕种权益。双方各执证据、互不相让,多次报警处理,但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持续升级,春耕生产进度也因此受到严重阻碍。

  沙河司法所迅速捕捉到这起纠纷的紧迫性,第一时间主动介入调解工作。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奔赴争议地块实地勘查,深入档案室仔细查阅土地承包相关档案,反复研读法院判决书,同时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面对这桩错综复杂的土地权属历史遗留问题,调解团队始终秉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一方面,他们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向当事人详细讲解承包地互换的法律规定与要件;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乡情民俗,从维护邻里情谊、抢抓春耕农时等角度,耐心地进行劝解引导,既讲法理,又通情理。

  经过多轮反复沟通与调解,工作人员终于精准找到矛盾症结,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田地得以顺利耕种,一场持续二十余年、愈演愈烈的纠纷就此平息。

  这起土地纠纷的圆满化解,不仅解开了两家多年的心结,更有力保障了春耕生产的顺利推进。锦旗虽轻,却承载着群众对司法工作沉甸甸的认可与信任;字句简短,却传递出浓浓的赞誉与深情。未来,苏家屯区司法局将始终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充分发挥各司法所基层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坚实的司法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