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评论:以“迅”应汛,守护旅客出行路

日前,黑龙江、辽宁、广东等多地暴雨来袭,各方积极行动起来全力应对雨情,通过排查安全隐患、备齐防洪物资,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等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责任重于泰山。防汛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对出行人群造成阻滞停留,铁路、汽运,航空、轮船等出行交通造成影响。因此,防汛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与懈怠,当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来临时,对运输量较大的铁路运输系统也增添更多挑战,铁路部门通过全面提升服务,多举措调整运力,制订应急预案,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筑牢路基,强化线路监测与巡检,全力护航列车安全运行。铁路部门通过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实时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准确的气象预报、洪水预警信息。利用卫星遥感、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对铁路沿线气象、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迅速发出预警。并对铁路沿线的路基、桥梁、隧道、涵洞等重点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查看路基边坡、桥梁墩台、隧道漏水等是否存在隐患。对易受洪水、泥石流威胁的地段,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控地质变化。加强对排水系统的清理和维护,加固沿线防护栅栏、声屏障等设施,防止被洪水冲毁影响行车安全;对通信、供电等设备进行专项检修,配备备用电源和应急通信设备,保障极端天气下设备正常运行。
提供特色应急服务,满足旅客多元需求,增强旅客出行幸福感。面对因特殊天气影响导致列车晚点、停运等突发情况,铁路部门为广大旅客提供应急举措的同时,还兼顾了一些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服务,为旅客排忧解难,如在车站增设绿色通道、增派工作人员进行引导,为旅客提供行车信息咨询,餐饮供应,临时休息场所等,对于一些需要特殊照顾的旅客提供如“母婴室”等休息空间,方便照顾婴儿的照顾,一些老年人、残疾人等设立了一对一帮扶,协助他们解决出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畅通信息传达,灵活售后服务,提升旅客出行安全感。预先做好行车信息的及时发布,通过12306官网、手机客户端、车站广播等途径,及时发布列车晚点、停运等信息,多渠道让旅客了解改签、退票流程及注意事项,协助旅客调整出行路线,减少旅客的损失。利用媒体平台推送汛期出行提示,包括一些结合大数据给出的相关出行线路建议,引导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夏季正逢出游热,铁路部门绷紧安全弦、筑牢防汛堤坝,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为更多旅客的顺畅出行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