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站启程,老站铭心

本站 陈兴博

  6月30日,K7522次列车在鸣笛声中缓缓驶离通化站台,这趟普通旅客列车的日常启程,也成了这座饱经风霜88年之久的老站最后奏响的别离曲。车轮滚动,带走的不仅是乘客,更是一段悠长的时光记忆。与此同时,不远处崭新宏大的新通化站已然张开怀抱,准备迎接南来北往的旅人。这一关一启之间,钢铁动脉的脉动如常,却悄然完成了历史使命的郑重交接。

  老通化站自1937年11月投入运营伊始,便不再仅仅是地图上一个冰冷的坐标。它是通化地区交通的枢纽,更是几代人情感与记忆的容器。数不清的游子在此踏上未知的征程,亦有多少归乡人风尘仆仆于此站台落下那颗悬着的心。车站如一位沉默而忠诚的守护者,默默见证着铁路服务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站台上每一块砖石,都仿佛浸染过离别的泪滴与重逢的欢笑,凝聚着太多难以言表的悲欢离合。

  然而城市前进的车轮滚滚向前,旅客对出行品质的期待亦水涨船高。老站的基础设施如一位迟暮的老者,渐渐显出力不从心。时代呼唤更强大的运力支撑与更舒适的出行体验。2022年7月,伴随沈佳高铁沈白段(以下简称沈白高铁)建设的高质量推进,铁路部门统筹启动了新通化站的建设与普速铁路的外迁工程。如今,新站巍然屹立于东昌区环通乡长流村,近三万平方米的恢弘建筑,不仅成为吉林省东南部规模最大的车站,更是一座面向未来的枢纽新坐标。老站功成身退,新站闪亮登场,其背后并非简单的空间腾挪,而是铁路服务能力一次质的飞跃。

  新站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宏伟体量,更在于它承载的崭新出行图景。随着沈白高铁年内开通在即,这座枢纽将无缝衔接普速列车与风驰电掣的高铁。旅客将在此体验前所未有的高效与便捷。新通化站的正式投用,正是沈白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的清晰信号。高铁不仅意味着速度,它更是区域经济循环的加速器,是沿线沉睡旅游资源的唤醒者,是新时代东北振兴大业中一条强劲的动脉。

  铁轨的延伸,如同一条永不疲倦的河流,承载着社会前行的步履。老通化站88年的坚守与功勋,值得人们深情的回眸与敬意;而新站的拔地而起,则是对未来期许的坚实回应。变的是站台的位置与设施的规模,不变的是那根植于钢轨之上、服务万千旅客出行的永恒承诺。老站台承载的故事将在记忆里继续鲜活,新站明亮的灯光则照亮着更远的前方——在这钢轨的变奏曲里,人们读懂了发展的逻辑,更感受到那份对人民美好出行向往的孜孜追求。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