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图提速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加速
7月1日,京哈高铁京沈段(以下简称京沈高铁)提速至350公里,全国铁路同步实行新运行图,增开客货列车。这一系列举措,是铁路部门提升运输效率、服务经济发展的务实行动,切实发挥着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重要作用。
铁路提速,让区域往来更加便捷高效。京沈高铁提速后,G901次等16趟列车运行时间从2小时44分钟缩短至2小时29分钟。国铁沈阳局抓住京沈高铁提速契机,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增开往返京津冀热门方向列车、加密车次,同时优化沈阳北站、沈阳站等重点车站的服务设施和进出站流程。这些做法让东北地区进京的运输能力明显提升,方便了人员往来,也促进了区域间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为产业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列车增开与服务优化,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全国铁路调图后,新增236列旅客列车、39列货物列车,还继续开行夕发朝至动卧列车。像北京至成都、上海至成都等夕发朝至线路,既节省了旅客白天的时间,又提供了舒适的出行体验,受到不少游客欢迎,带动了旅游市场的发展。同时,“静音车厢”推广到92列动车组列车,84个车站开通互联网订餐服务,这些细节上的改进,让出行变得更舒心。铁路部门从旅客需求出发,不断优化服务,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旅游、商贸等领域的消费。
货运能力的提升,保障了物资运输畅通。调图后,全国铁路货物列车达2.36万列,跨局货运班列增至424列。国铁沈阳局针对东北地区粮食、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运输需求,制定专门方案,加强与企业合作,开行特色货运班列。今年以来,已成功组织多趟跨局货运班列,帮助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铁路货运能力的增强,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为企业生产和商品流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国铁路调图,是铁路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从方便区域往来,到满足出行消费需求,再到保障物资运输,铁路运输服务的优化,实实在在地促进着经济发展。未来,随着铁路建设和服务不断完善,钢铁动脉也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运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