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京沈动脉跃动新时速 澎湃东北振兴新动能
7月1日,京哈高铁京沈段正式迈入350公里高标运行时代。这条连接首都与东北核心区域的交通大动脉高标运行,带来的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在便捷旅客出行、串联区域发展、赋能要素流通三个维度上,释放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新的澎湃动能。
旅时再压缩,高效体验释放流动新活力。北京至沈阳最快2小时29分、至阜新最快2小时、至本溪最快3小时……一串串压缩了十几分钟到近一小时的新旅时数据,清晰勾勒出乘车效率的显著提升。“当日往返”甚至“半日往返”成为京沈及沿线城市与北京间的新常态,让探访白山黑水的游客得以更从容地拥抱壮美风光,让商务人士的差旅行程更加高效精准。旅途时间的“减法”,直接换来了出行体验和生活品质的“加法”,极大地激发了探亲、旅游、商务的人流活力,让区域间的人文与商贸交流驶入高效便捷的“快车道”。
站点更密集,钢铁纽带串联发展新图景。高标运行远不止于速度提升,更在于“面”的扩展。新投入9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标杆列车开行数量增加24列,达到56列。牡丹江、丹东首次开行进京始发终到标杆列车,铁岭、四平、本溪等城市首次有进京标杆列车停靠。京哈高铁标杆列车首次延伸运行至北京西站,增加阜新、凤城等地、县级市列车停靠40余列次。这意味着速度快、停站少、旅时短的高标服务更深地延伸到了东北腹地。曾经停靠车次少、高铁需求未能有效满足的地区,如今被更加紧密地纳入高铁生活圈和经济圈。更多县市与核心枢纽的高铁连接,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要素均衡流动的关键一步,让发展的红利更广泛地惠及辽吉黑大地。
赋能再升级,要素奔流点燃振兴新引擎。京哈高铁京沈段实现350公里高标常态化运行,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交通动能。东北主要城市与首都北京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这条钢铁纽带上加速奔涌。北京的创新火花、顶尖人才、雄厚资本得以如活水般,更快速、更充沛地浇灌东北沃土;东北丰饶的资源禀赋、扎实的产业根基、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得以更顺畅、更紧密地拥抱京津冀乃至全国的经济市场。这种高效的双向流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产业焕新注入了强大活力,是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助推东北构建全面振兴新格局。
京哈高铁京沈段的新时速,跃动的是发展的脉搏。这条不断升级的“铁纽带”,正以其磅礴动能,驱动东北大地在全面振兴的征程上加速奔跑,驶向更加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