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通化站“辞旧迎新”,见证铁路发展的新篇章
6月30日随着最后一趟旅客列车驶离通化站,这座拥有88年历史的车站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式关闭。与此同时,现代化的新通化站正式启用,开启了通化地区铁路的新篇章。
辞旧迎新,见证铁路飞速发展。通化站始建于1936年,1937年11月运营,是通化及周边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88年间,这座车站见证了无数人的离别与重逢,这里承载着几代人难忘的回忆和深厚的情感。从硬板式火车票、软纸式火车票、磁卡式火车票到如今的无纸化车票,它目睹了铁路近百年客运服务的发展变迁。新建通化站是吉林东南部最大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采用高铁和普速列车一体化的设计方式,其候车室可同时容纳1500人,是老站的4倍以上,总体规模达到6站台14条线路,比老站多出3个站台9条线路,将大幅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站内采用智能检票闸机和无感刷脸进站系统,候车大厅配备了充足的座椅、充电设施以及完善的母婴室、无障碍通道等便民设施,这些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为来往旅客提供便利,让旅客拥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继往开来,沈白高铁未来可期。随着新通化站投入运营也标志着沈白高铁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阶段。目前,沈白高铁正处于联调联试阶段,9月份将进行试运行等一系列测试、验收等环节,预计年内可正式投入运营。沈阳至长白山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东北东部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开通运营后,辽宁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对完善辽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结束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不通高铁的历史。沈白高铁开通后,北京至长白山的最短运行时间将从约7小时压缩至4.2小时,吸引京津冀地区游客快速抵达东北旅游胜地,带动沿线餐饮、住宿、文旅等产业爆发式增长,将极大带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
新老通化站的交替,是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时代见证,在推进东北振兴的奋进号角声中,老通化站创造了骄人的成绩,而新通化站则焕发出勃勃生机,带着新的使命,见证着新时代铁路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