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350公里新时速为东北振兴提速赋能
7月1日零时起,沈阳铁路部门新列车运行图正式启用,京沈高铁迎来历史性一刻——350公里时速常态化运营。北京至沈阳间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29分。这不仅标志着东北首条安全标准示范线正式迈入“350时代”,更意味着沈阳铁路部门以精准调图,为缩短东北与首都的时空距离按下了实质性的加速键。
新图实施后,CR400BF-GS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飞驰在京沈高铁。通过座席布局优化将定员增至619人,降噪内风挡显著改善客室声环境。沈阳至北京朝阳试点静音车厢,大连至北京探索宠物托运,餐饮"一盒好饭"持续优化。这些细节的精心打磨,让“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理念具象为旅途中的真实体验,让速度带来的不仅是快捷,更有旅途中的舒适与安心。
京沈高铁350公里时速常态化运行,深刻重构了东北城市群与首都经济圈的互动格局。铁岭、四平、本溪首次纳入进京标杆列车停靠体系,进京时间大幅缩短。丹东至北京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3小时47分,曾经需整日奔波的路途,如今化为半日轻快往返。这不仅是地理距离的缩短,更是发展机遇的拓展。这不仅是地图上距离的缩短,更是机遇版图的扩张。阜新、凤城等县级市新增列车停靠40余列次,资源流动的“毛细血管”便随之激活。高铁网络如同无形的编织者,将沈阳经济圈融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版图。
作为东北首条安全标准示范线和“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关键干线,京沈高铁提速释放的效能惠及整个路网。这条连接京津冀与沈阳经济圈的大动脉高效运转,为优化全国高铁运行图提供了重要参考。京哈高铁进京方案中大站快车从16对增至28对,便是京沈段能力释放后的直接成果。京沈高铁的风驰电掣,其价值远不止于节省的分秒。它压缩了地理距离,拉近了人心温度,弥合着区域发展的落差。高铁重新丈量的,不仅是城市间的公里数,更是人们生活的半径与发展的无限可能。
京沈高铁迈入350公里时速新时代,铸就东北高铁发展里程碑,开启区域协同新篇章。这条安全标准示范线正以澎湃动能,为深化京津冀与东北互联互通、服务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