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深耕技术硬本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课题是DC600V供电客车电源装置故障处理,首先我们来看几个典型案例……”讲台上的徐彬彬,随着授课内容的深入,渐渐褪去初登讲台的拘谨,举手投足间尽显专业与从容。
近日,在长春车辆段长春运用车间空调专项修班组,徐彬彬是公认的“电源检修骨干”。作为车间从事车下电源检修工作年限最长的技术骨干,他凭借十年如一日的深耕,成为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丰富实操经验的行家里手。每天清晨7时前,他总会准时出现在单位,背起装满检修工具的双肩包——这个是他为方便携带笨重工具特意购置的“装备”,早已成为他穿梭于客整所检修现场的标志。当K126次列车准时入库,他一天的工作便从逐节车厢排查电源装置隐患开始:故障点定位、电路板检修、修后运行状态跟踪……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他的工作日程始终被高强度的检修任务填满。
作为车间技术骨干,每当有新职人员加入,徐彬彬都会成为“名师带徒”的热门导师。在实训课堂上,他会将晦涩的电路原理转化为生动的“故障故事”。一次,徒弟许维钊面对异常闪烁的电源指示灯手足无措,徐彬彬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他画出电流流向图。看着徒弟画完,他拿起粉笔补充标注,从主回路到控制电路,层层剖析,直至故障点水落石出。如今,许维钊已能独立处理复杂故障,回忆起这段经历,他感慨:“师傅教会我的,是对待技术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研态度。”
在技术攻关的道路上,徐彬彬同样勇挑重担。2024年,他牵头完成压力式井水解冻装置技术攻关,成功解决冬季客车供水系统冻结隐患,该项目获评段级技术创新二等奖。2025年,他又主动挑起车下电源主板自主维修难题。这项技术此前依赖委外维修,成本高、周期长。为攻克难关,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数百份技术资料,在试验台上反复模拟故障场景,终于突破核心元件修复技术瓶颈,目前已实现30%的主板故障自主处理,预计年节约维修成本超10万元,但是他的目标是实现100%自主维修。
徐彬彬的笔记本扉页上,“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字迹苍劲有力。从晨光里的检修现场到深夜的攻关试验台,从手把手带徒的“技术引路人”到技术攻关的“排头兵”,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他常说:“我们多一份严谨,旅客就多十分安心。”在深耕技术的道路上,徐彬彬正不断磨砺本领,为旅客列车安全运行筑牢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