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京沈高铁提速拉动东北振兴“新引擎”
7月1日起,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沈阳局)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北京至沈阳段(以下简称京沈高铁)作为东北首条高速铁路安全标准示范线将正式投入运营。这一调整不仅意味着沈阳至北京间的复兴号动车组将实现350公里时速常态化运营,更标志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更加强大的活力。
京沈高铁安全标准示范线的建成,使北京至沈阳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29分,铁岭、四平、本溪等城市首次纳入进京“2-3小时交通圈”。这种时空距离的压缩绝非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京沈高铁的提速同样将强化京津冀与沈阳经济圈的“同城效应”,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阜新、凤城等县级市列车停靠频次增加40余列次,将为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经济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活力。
此次调图不仅追求速度,更注重出行品质的升级。国铁沈阳局将新增CR400BF-GS新型复兴号技术提升型智能动车组,通过设备小型化、降噪技术等改进,使载客量提升7%的同时优化乘车体验;静音车厢、高铁宠物托运、“一盒好饭”等多种服务,则体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当丹东至北京的旅行时间缩短67分钟,当通辽至乌海西的列车压缩3小时10分钟,高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延伸,大家的时间选择权、生活半径和就业机会都在悄然扩展。在升级客运出行品质的同时,此次的调图还优化了货运产品供给。新增中欧班列装车组织站、推广铁水联运“一单制”等措施,将提升东北地区物流畅通高效率,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铁路调图是东北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又一实践。高铁的提速、服务的优化、货运体系的完善,不仅提升了出行体验,更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随着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期间东北地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