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新图铺展振兴经纬 钢轨奏响铿锵铁韵
7月1日零时,沈阳铁路部门新列车运行图将正式实施。此次调图后,图定旅客列车907列,货物列车2530列,客货运输能力与运行效率实现双提升。尤为瞩目的是,东北首条高速铁路安全标准示范线——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北京至沈阳(以下简称京沈高铁)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东北高铁正式迈入350公里时速新时代,为区域发展按下强劲“加速键”。
京沈高铁的建成,是提升东北经济活力的关键一步。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哈京港澳通道的组成部分,紧密连接京津冀核心区与沈阳经济圈。在常态化350公里时速运营后,北京至沈阳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29分,东北与首都经济圈真正形成“同城效应”,更惠及沿线铁岭、四平、本溪、丹东等城。当清晨从铁岭出发的复兴号午前抵达北京朝阳,区域间人才流动、商务往来、产业协作的壁垒,正随着疾驰车轮加速消融。
在追求“速度极限”的同时,“品质温度”也在全面升级。 从静音车厢到高铁宠物托运;从“一盒好饭”的餐饮服务到新增的CR400BF-GS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首秀——沈阳铁路部门一系列精准触达的服务举措,正推动旅客从“走得了”向“走得好”步步跃升。这种服务与硬件的双重升级,让“速度时代”更添“民生温度。
在客运网络焕新提速的同时,货运体系也在同步发力。新图增开合肥东至沙岭跨局多式联运班列、通榆至鲅鱼圈等管内货运班列,强化中欧班列运输组织并新增装车站点,推广铁水联运“一单制”和物流金融服务,优化95306平台功能,直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当东北的粮食、装备通过这张高效智能的货运网络与中欧班列走向全球,铁路已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钢铁动脉”。
纵观此次调图,其意义远超轨道延伸本身。 从京沈示范线的“速度革命”,到静音车厢的“人文关怀”;从多式联运提升物流效率,到“一单制”推动制度创新——铁路部门生动诠释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深层内涵。这不仅是一次运输体系的效能飞跃,更是区域发展动能与治理模式的深层变革。
蓝图已展,动能澎湃。 当“沈阳造”“吉林粮”乘银龙驰骋神州,当丹东海鲜夕发朝至摆上南方餐桌,这张经纬密布的新运行图,正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澎湃而持久的铁动力。车轮滚滚,载着黑土地的厚重热望,驶向充满机遇的新天地,在新时代征程上,奏响一曲东北振兴的铿锵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