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漫评:“慢”行千里,情暖夕阳

近日,满载720余名老年旅客的“沈铁假日号”银发旅游专列从大连站启程,穿越四省区,开启为期20天的新疆深度之旅。在高铁风驰电掣的时代,这趟不疾不徐的“慢火车”,以其特有的节奏和温度,引人驻足深思:优质服务的真谛,不在速度的绝对值,而在对特定群体需求的精准把握和用心回应。
行程“慢”设计,彰显服务深度。当“快”成为铁路发展的显著标签,“沈铁假日号”却选择了一条“慢”路径。沈阳铁路部门洞察银发群体需求,创新“夕发朝至、车随人走、人玩车停”的行程设计,有效化解旅途劳顿,提升舒适体验。餐车改造的自助餐厅精心准备30余种100多个品类的菜肴,特别配备低油低脂、少糖少盐的健康选项,舌尖关怀细致入微,车上还为旅客提供了用餐体验券,游客可以凭借体验券免费在餐车用餐。这趟专列,是对“速度至上”单一标准的突破,在快节奏洪流中,总有一种“慢”值得坚守,总有一些需求需被温柔以待。
细节“微”关怀,传递服务温度。“沈铁假日号”的用心,恰恰体现在这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从车站的老年专属通道、12306服务台的老花镜和放大镜到车厢内精心策划的棋牌书画、红歌比赛、摄影交流等文娱活动,每一处细节都渗透着对老年旅客身心需求的尊重与体贴。这些措施超越了普通的功能供给,让漫长旅途充满乐趣,滋养精神世界,更让老年旅客感受到“被看见、被重视”的尊严。沈阳铁路部门三年累计开行350余列银发专列、服务超11万人次的实践,正是“尊严服务”的生动体现。服务的价值便在“细”与“慢”的交织中得以升华。
产业“广”联动,拓展服务价值。一趟银发专列的价值,早已溢出车厢,融入地方经济脉络。当“沈铁假日号”穿越辽宁、宁夏、甘肃、新疆四省,它如同一股激活地方经济的暖流。新疆喀什的老城民宿、甘肃敦煌的特色餐饮、陕西西安的文化街区,银发游客的到来,正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新动能。铁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夕发朝至”“连点成线”等模式有效降低出行成本,释放银发消费潜力,同时倒逼地方文旅产业完善适老设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可持续的新动能。服务的社会价值,在列车与地方经济的共振中得以彰显。
“沈铁假日号”悠扬的汽笛,是快时代里一曲动人的慢歌。它启示我们:衡量服务品质的标尺,不在于风驰电掣的炫耀,而在于放慢脚步的倾听;不在于宏大叙事的口号,而在于对百姓细微需求的体贴。当铁轨用心丈量每一寸民生温度,“人民铁路为人民”便有了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