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铁路调图优化运输能级 高铁提速赋能东北振兴
据悉,从7月1日零时起,国铁沈阳局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安排图定旅客列车907列、货物列车2530列,东北地区首条高速铁路安全标准示范线——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北京至沈阳段(以下简称京沈高铁)也将正式投入运营。这一调图举措不仅是铁路运输能力的提升,更是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从缩短时空距离、提升服务品质到优化运输网络,每一项调整都紧扣经济发展需求,为东北振兴与区域协同注入强劲动能。
高铁提速,拉近东北与京津冀的时空距离。京沈高铁建成安全标准示范线后,沈阳至北京间复兴号动车组可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运营,北京至沈阳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29分,较现图缩短15分钟;北京至丹东首次开行时速350公里标杆列车,最快3小时47分可达,较现图缩短67分钟。铁岭、四平、本溪等城市首次接入进京标杆列车网络,进京时间分别压缩44分、53分、67分。这种“时空折叠”效应,让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与首都形成“3小时交通圈”,商务人士可当日往返跨区域合作,游客能便捷前往京津冀旅游,促进了人员流动与区域经济交流。京沈高铁提速运营,加速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与技术、产业等要素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京津冀核心区域间的跨区域流动,助力区域发展进入“快车道”。
服务升级,提升高铁运营品质。此次调图新增的CR400BF-GS新型复兴号动车组,通过设备集成化改造将定员从578人增至619人,同时采用降噪技术降低客室噪声,提升旅客乘车体验 。服务创新更贴近民生需求,沈阳至北京朝阳间4列动车组设静音车厢,大连至北京列车推出宠物托运功能,高铁餐饮持续优化“一盒好饭”服务。56列时速350公里标杆列车较调图前增加24列,阜新、凤城等县级市新增40余列次停靠。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更通过优化服务场景,吸引人才、资金等要素向沿线城市聚集,助力东北地区构建更具吸引力的发展环境。
路网优化,激活区域协同的发展潜力。京哈高铁大站快车由16对增至28对,乌海西至通辽新增列车压缩运行时间3小时10分,大连至合肥、吉林至启东的线路延伸……调图后的运输网络调整,呈现出鲜明的“协同思维”。国铁沈阳局的图定货物列车将达到2530列,与高铁客运专线形成“客货并进”格局。客运专线释放既有线路货运压力,货物运输效率提升反哺产业协同 。这种网络效能的释放,让蒙东的矿产资源更快抵达华北工业区,长三角的电子元器件通过大连港铁路专线直达东北,推动东北地区与全国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完善的运输网络正加速东北地区融入全国经济循环,推动区域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
从京沈高铁提速到货运网络优化,这些调图举措正将东北振兴与区域协同的蓝图,化作钢轨上实实在在的“向前一步”。这一步,缩短的是黑土地与各区域的时空距离,提升的是老工业基地与全国产业链的协同效率,更让东北全面振兴与国家发展大局的同频共振有了可见可感的进度——钢轨延伸处,三小时交通圈让跨区域生活和商务交流更便捷,全链条物流提速让资源流通更顺畅;列车驰骋间,高铁新时速拉近了时空距离,承载着千万人对美好生活向往,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