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从“妃子笑”到“百姓甜”,看高铁鲜荔背后的中国温度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近日,由雷佳音、岳云鹏主演的《长安的荔枝》电视剧正在热播。荔枝保鲜期仅三日,而两地相距五千余里,在古代这项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然而一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吃到来自岭南最新鲜的荔枝。据媒体报道,6月5日,随着G568次高铁列车从广州白云站缓缓开出,今年全国首趟载着茂名鲜荔的高铁列车正式发车。这趟高铁专列不仅将岭南的鲜荔枝快速送达全国各地,更将这份跨越千年的甜蜜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展现了时代的进步与民生温度。
“小荔枝”映射“大经济”。高铁专列带来的最直接馈赠,是寻常百姓果盘中的“鲜度跃升”。6月5日至22日期间,G568次与G696次两趟专列每日固定发运,日均运输量超8吨,实现“朝发午至”跨区域配送,半天内便能送达武汉及其周边省会城市。消费者得以第一时间品尝到这份源自岭南的鲜美,荔枝的保鲜与运输难题在高铁发展的助力下迎刃而解。此外,这一举措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包装、物流、电商等多个环节,不仅提升了荔枝的品牌影响力,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交通是发展的命脉,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高铁专列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农业发展与消费活力的“连心桥”。借助高铁运输网络覆盖广、速度快、时间准的特点,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门到门”的高效解决方案。从茂名采摘到武汉上架最快24小时完成,较传统陆运效率提升3倍以上,鲜果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成本空间彻底释放。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荔枝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更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促进了当地荔枝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激发了乡村经济的活力。
高铁专列的甜蜜,早已溢出百姓餐桌,浸润进区域经济的肌理。在国铁沈阳局大连站和大连北站,中铁快运通过高铁专列将樱桃运输做到当日发送、当日抵达;在昆明中心站鸿运国际物流港,冷链仓库昼夜运转,将产自东南亚的榴莲运往祖国大江南北。一件件如约抵达的水果,日益满足着人民群众多元化、品质化、特色化的消费需求,跑出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民之质矣,日用饮食。”高铁专列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将水果的甜度传递至普通百姓的舌尖。它让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化作水果的清甜;将区域协同的深意,藏进每一颗价廉物美的荔枝里。当高铁专列呼啸穿过崇山峻岭,我们看见国家发展的刻度,正是百姓餐桌上多一分新鲜、少一分钱支出的温暖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