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职工小革新 生产大用处

本站 张立鹏 王金河

  5月19日,沈阳工务机械段沈阳焊轨车间质检工位上,钢轨焊接工祝佳林轻松移动“双面电子平直尺吊架”,熟练操纵双面电子平直尺对钢轨焊接接头质量进行探伤。

  “自从用上了双面电子平直尺吊架,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用时较以往大幅减少。”探伤质检工区工长陈亮说道。

  以往,钢轨焊接接头完成后,需要用手拎着10公斤重的双面电子平直尺对焊头质量进行检测,连续检测几处,探伤人员体力明显不支。

  为此,沈阳焊轨车间党支部将“双面电子平直尺吊架研制项目”作为立项攻关课题,成立了以副主任裴世忠为组长、3名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技术攻关小组。他们按照“课题立项—针对性研发—可行性验证”工作思路,根据现场需求,设计图纸、建立模型、综合分析,经过多次推算、反复实验,提出解决思路和设计方案,确定了结构样式。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他们发现,由于移动不便等原因,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怎样适配尺寸”“悬挂形式如何确定”……团队成员查阅大量资料,却发现这一领域几乎是空白,他们结合积累实践经验,带着问题展开攻关。最终,他们通过在质检工位旁辊道线上安装可旋转立柱、在吊环上悬挂平衡器、对平直尺手提梁进行改造等方法,成功研发出“双面电子平直尺吊架”,投入使用后收到了良好效果,攻关成果被集团公司党委评为一季度党内“优质攻关成果”。

  “一线职工对设备性能最熟悉,对破解训练一线难题最有发言权。”该车间主任李铁魁介绍,近年来,多种新设备先后投入使用,为提升新设备运用水平,他们紧盯难点问题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鼓励职工结合岗位需求钻研难题、自主革新创造。

  此外,他们从各专业遴选骨干成立“钢轨焊接技术创新人才工作室”,聚焦设备操作、工具使用、工艺工法创新等集智攻关,不断挖掘新设备潜能,已取得多项革新成果。其中,1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数十项成果成功应用于安全生产。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