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服务升级助力“五一”旅行升温

本站 赵朴 刘杰

  “五一”假期一票难求的焦虑少了,候车室里的应急药箱暖了,旅途中还能随手翻阅一本好书、拿到手绘旅游攻略美了……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无数旅客乘车体验实实在在的提升,今年“五一”,沈阳铁路部门单日发送旅客112.4万人,创下年内新高。在这次节日运输中,铁路部门用精准调度、暖心细节和跨界融合,让老百姓的旅途从“走得了”向“走得好”又迈进了一大步。

  精准调配运力,让“说走就走”不再是奢望。以往节假日,不少人因买不到票放弃出行计划,或是在候车室苦等数小时而“望节生畏”。铁路部门依托“一日一图”动态调整运力,哪里车票紧俏就往哪里加开临客,哪趟车人多就在哪趟车加挂车厢。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像给交通“把脉”一样精准投放运力资源,运用“数据大脑”实施精准调度,既避免了空座浪费,又让更多人抢到回家的票、踏上出游的路。老百姓真切感受到,铁路部门用科学决策把“人等车”变成了“车等人”。

  服务细节的升级,让旅途充满人情味。对于老年旅客来说,智能手机购票曾经是道迈不过的“坎儿”,但在本溪站,“枫叶情”团队手把手教他们操作;在吉林站,孕妇、残障人士从进站到上车都有专人陪护。同时各大车站候车区的应急药品、充电宝一应俱全,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有网友感慨:“能在候车室借到一把伞,躲过一场雨,心都被暖到了”。铁路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工作流程,而是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切关怀,让每个旅客都感受到了“被惦记”的温暖。

  文旅融合的巧思,让“匆忙赶路”变身“沉浸旅行”。当列车员递上手绘的沈阳旅游攻略,当丹东站候车室书香驿站成为旅客驻足的温馨角落,铁路客运已然超越了交通工具的单一属性:旅客在旅途中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提前了解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通过铁路窗口向外传播,带动了沿线旅游经济。这种“交通+文旅”的创新,让老百姓的出行体验更丰富,也让铁路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流动名片,让更多的地方特色随着铁轨延伸,一路“火”向四方。

  从“能走就行”到“享受旅程”,沈阳铁路部门在“五一”假期的服务升级,让节日出行的乘客感受一新。期待铁路部门能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工作重心,把每一次出行都变成温暖的抵达,让“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承诺在每一公里铁轨上延伸。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