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列车疾驰到课本外的世界

本站 吴智龙

  近日,海城西关小学513名师生搭乘G9127次列车奔赴沈阳,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作为辽宁省今年首趟研学主题列车,这趟行程串联起知识与实践,以“铁路+研学”的创新模式,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了生动样本。

  从“车厢”到“课堂”,铁路服务破圈升级。沈阳铁路部门将高铁打造成“移动课堂”,在旅途中嵌入高铁发展史、科技知识讲解等课程,让原本枯燥的乘车时间转化为沉浸式学习体验。这种“边行边学”的设计,既缓解了长途出行的疲惫感,又以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绿色通道”“一站式引导”等服务优化,更展现出铁路部门从“运输工具”向“教育伙伴”的角色转型。

  资源跨界整合,释放文旅消费潜能。辽宁依托红色、科技、历史等多元主题开发研学路线,既盘活了省内文旅资源,又通过“校企合作”精准对接教育需求。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沈阳铁路部门已累计接待研学旅游人数近万人次,印证了“铁路+研学”模式的市场潜力。这种“铁路+教育+文旅”的跨界联动,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景,更成为激活地方经济的新引擎。

  研学游如何避免“走马观花”?此次案例给出参考答案:一是课程设计需“有料”,如科技馆的前沿成果体验直击课本知识盲区;二是服务细节要“有心”,如铁路部门定制化策划让旅程本身成为课程;三是目标导向须“有魂”,通过铁路发展史等主题传递大国工匠精神。当研学真正实现“游有所得”,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据了解,沈阳铁路部门计划推出更多主题化、定制化研学产品,推动铁路系统逐渐从单一运输向教育服务生态延伸。若能进一步开发铁路博物馆参观、模拟驾驶体验等互动项目,甚至联动全国铁路网打造跨省研学链,“坐着高铁去研学”或将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特色名片。

  这列开往春天的列车载着传统教育模式转型的期待。当铁轨与知识轨道交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旅消费的新可能,更是一个社会如何以创新之力,托举起下一代成长的高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