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中的钢铁脊梁
4月11日15时,长春市气象局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长春地区迎来开春后的首场暴雪,由于气温升高,雪花伴着雨水从天而降。天空中乌云翻滚,雪花和雨点不时的砸在钢轨上,溅起一片片水花。
13日12时20分,长春北站调车长刘立新刚编组作业完成一批作业,又接到新的调车作业通知:“3调,四场18道挂57辆,二场9道编组11516次货物列车”。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朝对讲机喊道:“明白,马上到位!”转头对组员们吼道:“兄弟们,作业环境恶劣,都检查好雨具,别让设备进水!”。连结员鲍嘉明紧了紧雨衣的领口冻得瑟瑟发抖,嘀咕道:“这是什么鬼天气,鞋都湿透了……”刘立新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混杂着雨声:“咱们干调车的,哪分晴天雨天?走,去防溜室取一下计划,注意人身安全,检查好线路及车辆!”
50分钟后,调车场内的钢轨被雨水冲刷得发亮,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刘立新弓着腰,在车列间穿梭,2号连结员冷阳在进入车组间连接软管时手套早已湿透,金属管接头在雨水的淋浇下滑得几乎抓不住,他咬紧牙关,用力一拧,终于“咔”的一声顺利连接,雨水顺着他的作业帽檐滴进衣领,冻得他打了个哆嗦。
随后,简略试验完毕后,车列牵出。冷阳站在车梯上,双手紧紧抓住冰冷的车梯,随着机车转线牵出,在到达折返地点后,双手早已被淋透的手套泡得发白,嘴里的哈气清晰可见,在前方领车的冷阳迎着雨雪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雪水打在脸上生疼。他抹了把脸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此时他便是机车的眼睛,需要确认前方道岔开通情况和线路旁障碍物等情况,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事故。13时39分,待车列在编组场停稳后,冷阳拿出制动铁鞋进行车列防溜工作。
入夜后,雨雪形势稍缓,但调车作业仍在继续。刘立新和组员们换上了干衣服,可没过十分钟,又被雪水浇透。第二日早上7点,最后一钩作业完成。刘立新瘫坐在调车场旁的休息室里,脱下雨靴,倒出一滩水。脚掌泡得发白,磨破的地方火辣辣地疼。
15日11时,雨雪终于停了。长春北站调车组顶风冒雪高质量完成调车作业,无一列车晚点。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湿漉漉的钢轨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刘立新和小组人员站在线路旁,望着远去的列车,刘立新对组员们说:“兄弟们,辛苦了!咱们又打赢一仗!”鲍嘉明笑道:“刘哥,下次再遇上这天气,咱能不能申请个潜水装备?”众人哄笑,刘立新也笑了:“行啊,再配条船,咱们直接‘水上调车’!”
调车人的工作,没有四季之分,只有“保安全、保畅通”的信念。在极端天气中,正是他们的坚守,让每一趟列车准时出发,让每一位旅客平安抵达,让每一件货物按时到达。他们是风雨中的钢铁脊梁,是铁路线上最坚韧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