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质疑阻碍“毛孩子”出行路

本站 姜川

  近日,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让许多爱宠人士纷纷点赞。然而,新举措试运行的同时,也引起部分网友的质疑。面对争议,铁路部门以开放包容的责任担当收集民意、优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和权益,莫让质疑与偏见阻碍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脚步。

  针对“宠物应激”“宠物安全”“密闭空间异味”等质疑,铁路部门以“科技感”满满的宠物托运箱为突破口,箱内恒温恒湿系统保障舒适环境,新风循环装置吸附飞毛并过滤异味,降噪功能与物理隔离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对乘客影响;运输箱内置摄像头和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押运人员每两小时巡查并补充饮水,全程数据可追溯……这种“科技+人力”的双重保障,既解决了传统托运模式耗时长、风险高的痛点,又兼顾了宠物托运安全与公共出行权益。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数量已突破1.2亿只,其中猫犬类占比最高。庞大的养宠群体催生了“携宠出行”的刚性需求。在此背景下,高铁部分车次的宠物托运试点服务应运而生,标志着公共服务从“标准化”转向“精准化”,同时回应了民生关切。

  铁路部门试点服务并非“无门槛开放”,从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到15公斤体重上限筛选、47种烈性犬禁运清单等条件牢牢兜住“人宠同行”安全底线;同时高铁宠物托运还赠送基础保险,除基础保险外,在托运现场提供自购保险服务,旅客可根据需求自行购买。这些精细化服务保障了民生需求,实现了“人宠共行”的文明图景。

  回望铁路服务发展史,从“静音车厢”到“高铁宠物托运”,每次突破创新都是“人民铁路为人民”具象化的体现。随着宠物饲养群体的持续扩容,“宠物友好型社会”建设也成为时代的议题。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推出的中国首家宠物候机厅正式启用,并创新推出一站式宠物出行服务;深圳宠物友好巴士路线,乘客可以携带宠物乘坐,温州宠物主题公园开设了供狗狗们使用的跨栏、滑梯、跳圈等运动设施……各地各企业竞相“争宠”逐渐成为常态,铁路部门作为当今社会人们出行的“主力军”,没有理由在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上缺席。

  公共服务没有满分答卷,只有不断贴近民心的努力。“毛孩子”乘高铁出行的辩论热潮,恰似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脚步。每一次新政策的落地,都需要理解与包容的滋养。当列车载着妥善安置的“毛孩子”安全抵达,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和美与共的社会,莫让质疑绊住前进的脚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