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车间里的“破烂王”
在金州站设备车间的操作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和工具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劳动乐章。而这“独特乐章”就是由被大家称为“破烂王”的周泰峰演奏的。
今年52岁的周泰峰,是金州站设备车间一名普通的维修工,在从事维修工三年多时间里,他爱岗敬业、不计得失,用心用情对待这个岗位。“半路出家”的他,心灵手巧,平日里爱琢磨,认真研究业务,对故障减速顶油缸零件拆卸后重复利用,变废为宝,是车间里的“节支降耗”小能手,为保障车站设备安全默默努力着。
车站减速顶设备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磨损,这些设备难免会出现故障。以往,对于故障减速顶油缸都是整体更换,不仅成本高,还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周泰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研究减速顶油缸,将故障的减速顶油缸小心翼翼拆解分开,仔细甄别每个零件的状态,将还能正常使用的零件一一挑选出来,爱不释手,然后经过他精心的清理和维护后储存起来备后。在他的眼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零件都是宝贵的财富。
凭借着丰富的维修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周泰峰能够巧妙地将这些好零件重新组合,组装成新的油缸。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还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他的这一创新举措,为车站节省了资金,减少了对新零件的需求,是车间的环保达人,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破烂王”。
在周泰峰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工具和零件,他的双手沾满了油污,但他的眼神却充满了专注和执着。他对每一个零件都了如指掌,能够迅速判断出它们的适用性和价值。有人曾问他,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拆解和重组,直接换新的不是更省事吗?周泰峰总是微笑着回答:“这些零件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只要我们用心,就能让它们继续发挥作用,能为车站节约一分是一分,这也是我的责任。”
周泰峰的所作所为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赞扬,同时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维修工开始注重零件的重复利用,在车间里形成了钻研业务、创新发展的良好风气。周泰峰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维修工的责任与担当,在岗位上散发着“凡人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