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龙蜿蜒奏响粮安奋进歌

本站 王欣

  从“天下第一粮仓”榆树市的连年丰产,到盐碱地变“潜在粮仓”的科技胜利,吉林以农业大省的担当与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粮安密码”。而铁路部门作为运输主力军,持续加强与地方协同创新,充分释放货运通道运能,为保障重点农用物资运输提供了坚强支撑。

  在松辽平原腹地的榆树市,一列列满载玉米的火车日夜兼程,沈阳铁路部门将“黄金玉米带”的丰收成果送往全国各地。从精准调度敞顶箱、集装箱到实时监控运输全流程,从与粮食企业的无缝对接到与港口物流的深度衔接,铁路部门用“绣花功夫”织密了粮食运输网络。数据显示,仅通让铁路新肇站今年就发运粮食43万吨,这种“颗粒归仓”式的运输保障,正是“中国饭碗”端得稳的底气所在。

  科技赋能催生发展新质动能。吉林省西部曾是“十年九旱”的盐碱荒滩,如今却在科技赋能下蜕变为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而铁路运输的数字化升级,与田间地头的科技革命形成呼应:电子货运票据的普及让粮食运输“一单到底”,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车流与货流的精准匹配,物联网技术确保粮食储运全程可追溯。这种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有效地提高了粮食流通效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14亿人口的大国,守好粮仓从来不是某个地区、某个行业的单兵作战,而是需要多领域、各地区协同发展。东北三省一区多式联运发展联盟的成立,打破了铁路、港口、物流企业之间的行政壁垒,实现了基础设施共建、运输资源共享,1+1>2的聚合效应充分显现。这种跨区域、跨行业的协作模式,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形成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体。

  从加强线路维护到优化运力配置,从精准对接农户需求的“门到门”服务到24小时运转的装卸突击队,每一声鸣笛都在为粮食安全加码,每一段钢轨都在为乡村振兴赋能。当黑土地上的列车载着播种的喜悦奔向远方,盐碱地里日益生机勃发,农用物资运输的涓涓细流正汇聚成推动发展的有力动能,绘就高质量民生发展的美好篇章。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