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9时15分,沈山线高岭站至前卫站区间,气氛紧张而热烈。长达180米的JJC型接触网检修列车,宛如一条威风凛凛的黄色巨龙,缓缓驶入区间,2025年沈山线第一阶段集中修新一天作业的大幕拉开。
随着工作领导人闫磊一声令下:“封锁命令、停电命令已下达,检修列车已停稳,安全措施采取完毕,各作业组按分工开始作业!”在这台被誉为接触网“检修航母”的作业平台上,15名干部职工全身心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他们的身影在平台上穿梭,时而敏捷地登高,紧固接触网螺栓;时而专注地俯身,校准线索数据;时而默契地协同配合,完成设备部件更换。流畅的操作勾勒出一幅现代化铁路检修的生动立体图景。
JJC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堪称铁路检修领域的“超级装备”。它由2辆牵引车和10辆无动力检修作业车编组而成,集牵引、作业、指挥、办公、住宿、后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移动检修基地。检修列全长220米,拥有长达175米的作业平台,配备先进的液压升降系统,能在车顶高度基础上再将平台升高1.7米。自由升降的安全防护栏,为作业人员提供了稳稳的安全保障,让他们在平台上检修设备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一般轻松。而且一次起停车就能对175米长的接触网进行集中检修,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
此刻,在175米长的检修列平台上,三个作业小组正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有条不紊地同步开展检修作业。各小组将接触网设备精细划分为ABCD四个责任区域,作业人员依据日常巡检记录和6C检测系统建立的问题数据库,在各自责任区内对设备零部件展开细致入微的克缺检修。当第一小组组员武壮伟检修至165号支柱接触线锚支线夹部位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迅速发现接触线表面存在异常磨损痕迹。发现问题后,作业组立即启动协同处置机制。先是熟练地用手扳葫芦对接触线进行应力卸载,随后小心翼翼地拆卸线夹,对接触网进行精密检测。经游标卡尺精准测量,确认磨损程度达到二级缺陷标准。检修团队毫不慌乱,迅速采取标准化处置方案,在磨损部位加装特制铜质防护垫片,经过一系列精准调试后,设备状态完全恢复正常。整个处置过程一气呵成,从缺陷发现到隐患消除仅仅耗时4分钟,为标准化作业树立了典范。
与传统轨道车作业相比,JJC型接触网检修列车优势显著,作业效率实现了6倍的大幅跃升,人力资源节约率高达65%,对接触网设备的接触悬挂、定位装置、支持装置的缺陷处理响应时间缩短了40%。“检修列让我们在集中修期间实现了‘大兵团’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检修效率,设备检修质量也更上一层楼。”闫磊在作业总结中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