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沈阳留学归国人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1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葫芦岛、沈阳、本溪等地,深入农村、市场、社区、企业考察,给基层干部群众送上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沈阳留学归国人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始终对辽宁振兴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充满期待。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亲临辽宁、沈阳考察,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给我们送上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后第一次到辽宁、沈阳考察,意义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沈阳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沈阳振兴的殷切期望和信任重托,是辽宁、沈阳振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盛事。
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决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战,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加快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冯夏庭
沈阳市欧美同学会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辽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充分彰显了总书记对辽宁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以及对辽宁振兴的殷切期望和信任重托。东北大学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在省市政府支持下,研制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我们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聚焦深部工程和资源开采领域的重大基础前沿问题,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同时,积极发挥沈阳市欧美同学会作为“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对服务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家乡“推介官”,讲好沈阳故事,努力在沈阳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决胜之年中奋勇争先、勇毅前行,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斌
沈阳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农业本科院校,沈阳农业大学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强化农业领域基础研究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持续瞄准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摊子”等做大文章,努力建设“全国一流、东北特色、沈农品质”的高水平大学,着力培养既拥有“顶天”能力又具有“立地”实力的农业科技人才,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建设立足辽宁、辐射东北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集聚高地,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而不懈奋斗。
宋少江
沈阳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沈阳药科大学党委常委、
副校长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落实关于“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要求,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强化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为建设立足东北、辐射全国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资源集聚高地,助力辽宁全面振兴而不懈奋斗。
霍春辉
沈阳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辽宁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4200万辽宁人民的深情厚爱,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深深感染激励广大教育系统的留学归国人员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教育科技人才改革为支撑,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造就更多面向辽宁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以“服务辽宁就是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激励更多留学归国人员扎根辽宁、圆梦辽宁,不负嘱托、不负期待,真正把爱国之情、忠诚之心转化为实干之举、发展之效,为坚决打好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贡献绵薄之力。
孙东明
沈阳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会主席、
纪委委员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倍感振奋;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为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更让我坚定了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发展的决心。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我和团队长期致力于解决半导体芯片散热难题,成功研制出微型半导体温控器件。这些“微型空调”不仅能为芯片提供精准控温,还成功搭载中科院研制的火箭与卫星,在轨验证中表现优异,填补了国内宇航级温控器件的空白,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些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激光通讯、车载激光雷达、生物医疗等领域,彰显了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实力。
近年来,我所在的课题组聚焦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载流子受激发射的新型晶体管原型器件。这种由石墨烯与锗等混合维度材料构成的热发射极晶体管突破了传统晶体管的玻尔兹曼极限,为超低功耗集成电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Nature》期刊,为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我在日本留学工作了六年,作为一名离开黑土地而又回到黑土地的科技工作者,我深知辽宁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中的科技使命。我将继续发扬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把握创新机遇,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新动力。同时,我也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辽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优势,为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智慧与力量!
徐长成
沈阳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书记指出辽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底子较好,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作为历经三十载发展的民族种企,东亚种业一直有着深深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东亚种业拥有2015年起至今我省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至今唯一被列入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的企业。东亚种业会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发挥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继续高质量完成国家各项科技攻关任务,加强各种作物尤其是玉米、大豆和水稻品种方面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培育出更多产量更高、抗性更好的作物新品种,努力实现种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要踏实做好优良品种的推广服务工作,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巍
沈阳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沈阳中德园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充满了对辽宁广大干部的鼓励鞭策,饱含着对全省人民的深情厚爱,给了我们强大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和奋斗感召。作为留学归国人员,我们要把炽热的爱国之心、个人理想和报国之志融入振兴发展的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在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驱动产业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我们要坚持产业发展的重心在哪里,科技创新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我们要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生力军”作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推动资源共建、成果共用、利益共享;积极运用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强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促进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化进程;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形成更多的创新成果,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推动者。二是壮大创新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科技创新规划、政策制定、科研项目组织实施中,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促进技术、资金、人才、信息、数据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让雏鹰、瞪羚、独角兽以及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竞相发展,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三是促进成果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我们要发挥留学人员独特优势,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业主” 的常态化应用场景,继续参与企业进高校院所活动,提升“科创中国”融通平台创新资源集聚度,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线上、线下精准对接;建好孵化转化平台,支持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建设中试基地(平台),提升沈阳中关村科创基地、中德企业国际孵化中心、大学创新港等孵化器建设水平,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我将不忘初心、心怀国之大者,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和肯定中激发斗志,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关爱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政治动力,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