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站新貌中感受铁路发展与春运嬗变

本站 刘杰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记忆坐标,而火车站,往往承载着这座城市最为鲜明的时代印记。通化站,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脚下。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也经历着从老站到新站的华丽转身,这一变迁不仅映射出铁路发展的日新月异,更深刻反映了春运这一年度大戏中的温情与嬗变。

  提及老通化站,老一辈人的心中总会泛起温柔的涟漪:斑驳的站牌、拥挤的月台、悠长的汽笛……这里,曾是无数人踏上征途的起点,也是归心似箭的终点。今年,是这个有88年历史的二等车站的最后一次春运。88年来,通化站已发送旅客1.1亿人次。每逢春运,站前人头攒动,行李堆积如山,一声声汽笛划破寒夜,将归家人的心紧紧相连。那些年的春运,虽条件艰苦,却饱含着浓浓的乡情与对家的无限向往。老站,用它那略显沧桑的面容,默默记录着每一次挥手告别与紧紧相拥,成为了无数人心中难以割舍的乡愁符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化的老站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的新站应运而生。新站以其宏伟的外观、便捷的设施、高效的服务,成为了通化新的城市名片。自助购票机、人脸识别进站、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列车信息……这些高科技元素的融入,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让春运之路变得更加顺畅与舒适。高铁的开通,更是极大地缩短了通化与全国各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了现实。新站,以其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着每一位归心似箭的游子,同时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乡愁有了新的寄托。

  从老站到新站,春运的形式在变,但那份浓浓的乡情与对家的渴望却从未改变。2025年底,新落成的通化站在现有12对绿皮普速列车的基础上,将开通上海、天津等11个方向的22对高铁列车,预计每年旅客发送人数从目前的51万人次,提高到200万人次。届时,我们依然能看到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依然能听到孩子们兴奋地谈论着即将见到亲人的憧憬……春运,这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不仅仅是一场人口的大迁徙,更是一种情感的流动,一种文化的传承。随着铁路运能的提升和购票方式的智能化,春运之路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而那份对家的思念与渴望,却如同老站的钟声一般,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老站“下班”新站“上岗”,是铁路变迁的见证,更是时代进步的缩影。当我们再度踏上春运的列车,会发现这份对家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眷恋,早已悄然融入这条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铁轨之中:铭记于心,历久弥珍!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