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编组站效能 护航路网畅通

本站 刘芳宜

  冬季的沈阳,是一座被银白世界温柔拥抱的北国都市。位于沈阳市南郊的苏家屯站编组场上,等待解编的货物车辆整齐地排列在各条轨道上,往返穿梭的机车将一条条“铁龙”分解重组,场面十分壮观。

  “按图开车、一体施工、兑现计划……”今年以来,苏家屯站充分发挥编组站职能作用,积极补强能力短板,最大限度释放点线能力,护航路网畅通,保障国计民生。

  发挥能力优势 保障港铁联运

  “1调,赶紧落实编组计划,确保按运行图开车。”11月25日20时,苏家屯站调度指挥大厅内,20余名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地忙碌着,电话铃声、对讲机声、呼唤应答声此起彼伏。庞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列车运行轨迹如流动的线条般,实时更新着每一趟列车的位置和状态。

  苏家屯站是路网性编组站,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货运编组站。今年以来,苏家屯站坚持以运行图为基础,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运输生产体系,立足编组站职能定位和能力优势,以点带线、点线拉通、辐射全局,有效提升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秩序。在运行线固定的前提下,他们充分发挥编组站能力优势,组织开行了超越技术站的超编组计划直达列车,编组通霍百辆空敞等优质列车,对物流改革实施业务总包的大客户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运力服务保障。

  11月26日3时,辽宁多地出现降雪天气,气温已降至零下。苏家屯站下行编组场上却灯火通明,调车员们依旧繁忙地穿梭于各条铁轨之间,手中的信号灯将场内照的格外明亮。

  “10调出发场2道对编组场11道调车信号好,推进4架白灯,分路不良,调车长明白,准备推进。”调车长黄兆龙大声复诵着联控口令。“按照运行图开车,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可以为中间站取送车作业节省不少时间。”连结员张欣峰说。经过调车人员的密切配合,一节节车辆准确无误地编组在一起,保障了列车编组的及时准确,完美兑现按图开车目标。

  苏家屯站积极向丹东、营口、大连三大港口和鞍钢、本钢、通钢三大产业基地延伸服务链条,按品类、港专线、卸车线成组挂运,实现一站直达、直进企业、直接装卸,减少无效的运行线占用,把运行图能力用足用满,缓解技术站车流积压,进一步释放运行图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们以集港货物运输为重点,努力编开高质量列车,在服务中间站方面位居全局前列,有效提升了铁海联运工作质量。”苏家屯站运输副站长刘显锋说。

  编组优质列车 助力中间站运输

  “以前,专用线送车需要按品名、卸车地点等进行挑车、倒调作业,一干就得大半天。”旧堡站副站长黄俊由衷说道,“现在苏家屯站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精心编组高质量列车,我们只需一钩作业就可以了,不仅运输效率大幅提高,安全也更有了保障。”

  今年以来,苏家屯站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技术站服务中间站”部署要求,秉持“大运输、大安全”理念,积极编组跨技术站高质量列车,从源头减少中间站调车作业钩数,助力中间站运输安全高效。

  苏家屯站紧紧抓住为中间站编组高质量优质列车这一主线, 坚持在“物”上细化服务规则,“技”上研发自动系统,“人”上实施联动管理,有效解决劳动强度高、错漏问题多、作业梗阻大的人为制约因素,有序捋顺作业组织链条。

  他们依托 CIPS 系统,根据335项服务规则清单,自主研发中间站车流组号功能,将既有车流组号按收货人、品名、空车成组、使用属性 4 项要素细分为子组号,实现编组规则自动匹配,从源头改变“捎带脚”“推着干”的思想,用系统自动化为“计划高效、编组优质”提供便利。在细化统计规则的基础上制作统计模型,实现中间站车流自动统计功能,工作量由原来每日3.5小时缩减到35分钟,匹配准确率达到100%。

  “通过系统实现自动识别信息、匹配编组规则、标注服务对象,计划编制更加直观简明,杜绝了应编不编、错编乱编、弄虚作假等人为问题。”苏家屯站调度车间主任徐健家介绍。

  在做好系统维护的同时,苏家屯站深挖自身潜能,充分发挥站内分类线铺设条数多的优势,积极与调度所对接,不断增加服务对象、拓展编组规则。服务对象从最初6个车务站段、67个中间站,增加到15个车务站段、145个中间站,服务范围更广、力度更大。在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他们还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时按中间站临时需求调整编组顺位,将服务延伸至中间站最后一勾。他们不断扩大辐射范围,组织超越技术站的超编组计划直达列车,通过编组吉林西、金珠、明城、烟筒山、范屯、老边、芦家屯、北台、前阳南等中间站超编组计划的远程直达列车,充分缓解棋盘、梅河口、大石桥、本溪等技术站能力紧张局面,为全局车流顺畅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努力克服车流集结时间长、反复分线、多股道编组等实际困难,为中间站编组高质量优质列车,虽然自身作业量有所增加,但大大减轻了中间站作业负担。”主管运输副站长刘显锋说。

  为减少中间站二次作业,苏家屯站积极主动与鞍山车务段联系沟通,以沈大线灯塔、张台子、旧堡站为试点,在原有收货人、专用线规则基础上,再次按车站提出需求调整顺位,将服务延伸至中间站最后一勾。编车前再动态与服务对象联系,满足临时调整编组顺位需求。自开展以来,共开行52列、1282辆,得到中间站充分认同。

  “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一列列高质量的列车发往中间站,为货主们提供了便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调车组职工笑着说。

  苏家屯站以最大限度提高运输能力,实施精准调度指挥,不断优化作业组织,释放枢纽运能,确保货物列车快接、快解、快编、快发,在铁路运输的美丽画卷上绘出了温馨和谐的新篇章。

  打通绿色通道 服务电煤保供

  “31802次列车到达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站内解体编组,第一时间把列车重新开出去。”11月25日20时,苏家屯站调度车间调度员王玉正通过电脑屏幕远程监看电煤列车解体情况,并根据现场作业和车流变化,动态调整阶段计划。

  11月份以来,东北地区气温骤降。苏家屯站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电煤保供要求,采取果断措施,集中运力资源,扎实开展今冬明春发电供暖用煤运输保供专项行动,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编组站,苏家屯站积极发挥区域联动协调优势,始终坚持“多运快排保卸车”原则,密切关注企业煤炭供、存、耗情况和运输需求,科学优化运输组织,以提高运输和卸车效率,促进车辆周转,保证电煤外运及时足量,为企业供电供暖和居民生活送去“冬日暖阳”。

  为确保电煤通道高效畅通,苏家屯站深挖运输能效,对电煤车辆实行优先机制,做到机车和车流无缝衔接,提高列车编组质量,减少沿途作业次数和时间,使每趟煤炭专列能够发挥最大效率。

  “对于电煤列车,我们采取优先接入,优先解编,确保第一时间开行。”苏家屯站调度车间主任徐健家介绍说。

  苏家屯站把电煤保供作为关乎民生的大事,优先满足东北、华北地区的电煤直达运输需求,全力畅通电煤运输通道,有效缓解了电厂等用煤企业的“燃煤之急”,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华电辽宁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卸车预报信息滞后,影响取送作业计划安排。”“沈阳货运中心北货场装卸车按配送计划组织,严禁插花装卸车,避免增加调车钩数……”11月26日9时,苏家屯站调度车间会议室内,主管运输副站长刘显锋正在与站区内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就有效解决结合部问题、提高运输生产效率进行热烈讨论。

  据悉,华电辽宁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是沈阳市南部地区唯一一家热电联产企业,集中供热能力可达1200万平方米。如何保障“燃煤”充足,让百姓温暖过冬,成为了电厂企业压在心头的一块积石。

  为有效解决企业“燃煤之急”,苏家屯站努力克服电煤列车集中到达给车辆快速周转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盯煤炭运输组织,以调度集中指挥为牵引,通过优化作业流程,优化运力安排,推动车、机、辆、货各岗位作业人员联劳协作,最大限度压缩煤炭在站停留时间,提高车辆周转效率,有效避免车流积压,保障了电厂专用铁路接卸车始终高效运转。为大力满足金山热电企业电煤保供需求,他们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及时了解煤炭运输动态,精准掌握列车到达计划,提前制定取送车预案和安全卡控措施。他们协调发电供暖企业定期对运输煤炭的敞车和卸车使用的传送带进行清底维护,保证卸车质量和效率,并安排专业干部进驻企业,对煤炭列车到达、入线、卸车、取回、排空进行全过程盯控,确保取送车作业无缝衔接,精准服务煤炭运输。

  企业负责人表示,“铁路的服务非常周到,为我们企业电力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流支持。”

  从“海铁联运”到“绿色通道”,苏家屯站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煤炭运输提质上量落到了实处,打通了电煤运输的“最后一公里”,为保障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