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举行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谢飞燕)近日,辽宁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暨非遗工坊交流活动在盘锦市举行。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盘锦市人民政府、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相关研培高校、非遗工坊代表等同志进行交流发言。
本次活动是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后首次举办,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全省合力,推动非遗工坊提质增效,以新科技推动非遗工坊传播和展示。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辽河口渔家菜特色食材加工技艺与习俗非遗工坊和小亮沟苇编非遗工坊,参观了省级非遗工坊成果展。
近年来,我省通过持续完善政策举措,推动非遗工坊建设,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就业增收、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建设了一批优秀非遗工坊,已成为各市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
自省文化和旅游厅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以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级非遗工坊210家。此外,还有一批非遗工坊正处于公示和认定阶段,今后会有更多优质非遗工坊加入到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列中来。
下一步,我省将全面落实文化和旅游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工作要求,构建系统推进的发展格局,完善乡村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创新和丰富工作手段,持续抓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