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全省低空经济新赛道 沈阳“沈北造”全球最大货运无人机明年将起飞
中新网辽宁新闻12月26日电 (记者赵桂华)明年年底,全球最大货运无人机——16吨级全新大型物流运输无人机SUNNY-T6000,将在沈阳市沈北新区航空创新港起飞。

12月26日,沈阳市沈北新区委书记吴军在沈北新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该区航空航天产业聚链成群,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获批辽宁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明年将夯实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民用领域大载重工业级无人机,在低空经济新赛道持续领跑。

当日,沈阳天晴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军告诉中国新闻社记者,T6000一旦规模化运营,可以形成一个大型无人航空物流网络,将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全国物流效率,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SUNNY-T6000最大起飞重量16吨,最大载货重量6吨,内部空间尺寸等同40GP标准集装箱,将采用前后通透式货物装卸、自主集群编队运输、分布式油动直驱增升、组合式低压机轮越野、低成本机体制造装配、汽车零部件航空化改造等自主技术。
T6000与当前占航空物流绝大部分运力的民航客机相比,在保持“当天到达”的时效性的基础上,具有可运单件更大、可载单件更重、运输种类更多、覆盖区域更广、综合成本更低、出勤效率更高的突出优势。目前T6000的1/3缩比技术验证机已经完成各项测试工作,预计2025年1月份完成试飞验证,2025年8月完成首架原型机制造,2025年底完成原型机首飞,届时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输无人机。

实际上,在领跑辽宁省低空经济新赛道的沈阳市沈北新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据了解,沈北新区现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22家,在通航及无人机产业方面,现已聚集包括行业龙头产业在内的多家整机生产企业、低空经济配套企业、低空服务企业、低空经济管理服务平台企业。今年成功获批7个低空空域,协商共用1个空域,正在推进大学城5条航线的审批工作;已建成7个临时起降点;新建全场景体验、飞行培训、低空观光、农林植保、环保监测、应急救灾等10余个应用场景;与市航空产业集团共同成立沈阳市低空经济管理服务平台。已经成为省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

谈到下一步发展,沈北新区辉山国家级经开区副主任王晓宇表示,未来在“一核三基地”空间布局(一核:云汉数字小镇;三基地:航空创新港、先进制造园、无人机产业园)基础上,拟新规划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园、低空经济飞行服务保障园、低空北斗通讯导航产业园、1200米长度的A类通用机场跑道、20个无人机临时起降场(点)、5条低空飞行航线、谋划10个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国家级低空经济竞速大赛。


比如,在打造低空载货物流场景方面,正在打造大学城低空快递物流应用场景。拟于明年开通生活服务(高价值生鲜食品)、邮政物流试点等低空物流应用场景,探索可市场化运营的商业低空物流应用场景。
在打造低空载人观光场景方面,已经于今年9月底建成稻梦空间主题小镇低空观光旅游应用场景。明年拟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在辽河湿地、蒲河廊道等生态环境良好的景区开发低空观光旅游、运动训练等项目。
总之,明年,沈北新区将以沈飞和601所为龙头,充分发挥沈北航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推动沈飞配套产业园满园增效,努力形成链条齐备的航空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本文图片均由沈北新区委宣传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