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冰雪运动与科技发展国际论坛在沈阳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中新网辽宁新闻11月12日电 11⽉10-11⽇,由沈阳体育学院主办,沈阳体育学院冰雪教研部(冰雪产业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继续教育⼯作委员会承办的2023冰雪运动与科技发展国际论坛在学校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邀请中国⼯程院院⼠、华中科技⼤学丁烈云教授,国际滑雪联合会协调员、赛事总监托⻢斯·约瑟夫·菲茨杰拉德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学卡扎科娃·奥克萨娜·鲍⾥索芙娜⼥⼠,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副主任申振刚、辽宁省体育局副局⻓王冬、吉林体育学院副院 ⻓王⽉华、哈尔滨体育学院副院⻓曹连众、中国⾸位全国滑雪冠军单兆鉴、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科技⼯作部部⻓刘浩、东北师范⼤学体育学院院⻓张守伟、上海体育⼤学竞技运动学院院⻓⾼炳宏等冰雪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沈体,共襄发展盛举,擘画冰雪未来。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姚守⻬、副院⻓李成梁及学校相关职能部⻔负责⼈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沈阳体育学院副院⻓李成梁主持。

本届论坛以"冰雪运动与科技发展"为主题,围绕"⼗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从竞技冰雪运动、⼤众冰雪运动、冰雪运动进校园、科技冰雪、冰雪经济、冰雪跨界融合、双循环构建等重⼤问题开展交流与研讨。专家及学者围绕国内外冰雪运动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对⾃⼰和团队的研究成果进⾏主题报告分享,共同探索中国冰雪运动⾼质量发展策略。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副主任申振刚在开幕式致辞,对本届"冰雪运动与科技发展"国际论坛给予⾼度的认可,指出沈阳体育学院被誉为中国⾃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的"冠军摇篮",经过30余年的努⼒与积淀,已形成竞技体育"突出冰雪、兼顾其他"的特⾊。希望沈阳体育学院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助⼒冰雪运动与新时代体育事业⾼质量发展,为冰雪运动的推⼴和普及作出更多贡献。并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的⻆度出发,为科技赋能冰雪运动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向。

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姚守⻬在开幕式致辞中⾸先对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地欢迎。他指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沈阳体育学院多年来始终致⼒于打造"冰雪特⾊鲜明、⾏业领先的国内⼀流、世界知名体育⼤学",为国家培养输送了⼤批优秀⼈才,在服务奥运争光计划、助⼒"带动三亿⼈参与冰雪运动"等⽅⾯贡献了沈体⼒量。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交流冰雪运动与前沿科技和理念提供平台,更是在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建设冰雪运动科研与训练相关实验室等⼀系列国际性问题的解决路径中,贡献出属于我们⾼等院校、学术机构和全体科研⼯作者的⼀份智慧和⼒量。在辽宁省成功申办2028年第⼗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背景下,要以本次⼤会为契机,深⼊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搭建交流、合作共赢平台,努⼒推进冰雪运动强省建设,在实现冰雪运动与科技发展中⾃⽴⾃强,为实现辽宁全⾯振兴新突破、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量。

中国⼯程院院⼠丁烈云做⼤会主旨报告"雪⻋雪橇赛道与运动数字孪⽣建模及应⽤",在报告中强调"冰雪⼈要注意在后冬奥背景下,借助于这⼀波热潮,加强对体育运动设施数字化技术开发。"丁烈云介绍,"智能雪⻋雪橇赛道与竞技训练关键技术研究"项⽬,旨在助⼒运动员在滑⾏过程中克服视线和运动速度的限制,通过"第三只眼#全⾯了解⾃身的滑⾏状态,更好地掌握运动规律、突破⾃身极限。雪⻋ 雪橇赛道就是⼀类建筑基础设施,它的设计建造逻辑有其规律,⽤数字技术描述这些规律就可以为运动员训练服务。这⼀项⽬的成功案例展现了新⼀轮科技⾰命、技术⾰新的⼤背景下,科技赋能冰雪运动未来的发展⽅向,即数字化、智能化应⽤,将产⽣更多新的业态和新应⽤场景。丁烈云认为,数字技术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阔的前景,并形成新的业态,华中科技⼤学刚刚获得科技部批准的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可以为武汉在这⼀产业领域快速跃升提供技术⽀撑。
本次论坛共征集"冰雪运动与科技发展"论⽂400余篇,经专家评审,最终录⽤187篇论⽂,其中68篇专题报告, 119篇墙报交流。本届论坛设置了4个分论坛会场,68位⼊选专题报告的作者分别在竞技冰雪与科技发展、⼤众冰雪与科技发展、滑雪场智能化⾼质量发展、⾼科技冰雪运动器材发展分论坛会场对⾃⼰的研究成果进⾏了分享交流。

本次会议圆满完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泛关注,极⼤提升了沈阳体育学院的影响⼒和学术声誉。与会冰雪领域专家学者达成基本共识,针对北京冬奥会后竞技优势如何转化为我国冰雪运动⾼质量发展强劲动⼒,如何让冰雪运动辐射带动冰雪产业发展等关键问题提出⾃⼰的真知灼见。接下来,沈阳体育学院将继续通过举办冰雪国际论坛等⽅式,搭建冰雪运动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凝聚冰雪运动发展共识,促进冰雪运动与科技发展融合、创新,为辽宁筹办第⼗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营造冰雪运动浓厚学术氛围,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贡献出"沈体智慧"和"沈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