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本科生起薪在6000元以下
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比例为57.7%、应届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为17.9%、就业满意度为77%……日前,麦可思发布了“2023版就业蓝皮书”,即《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2022届毕业生就业相关数据也纷纷出炉。
近六成2022届本科生 起薪在6000元以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2届本科、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5990元和4595元,较2021届分别增长了3%、2%。
近六成本科生、超八成高职生起薪在6000元以下。从应届大学生起薪分布来看,2022届本科、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比例分别为57.7%、82.1%,在6000~8000元的比例分别为24.1%、11.9%,在8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8.2%、6.0%。其中,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比例仅为6.9%,显示毕业即起薪过万的仅是较少数。不过对比2018届、2022届大学毕业生薪资在6000元以下的比例减少,其中本科和高职分别减少了16.5个和7.3个百分点,而在6000元及以上的比例增加。
IT业、运输业持续领跑本科、高职行业薪酬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均工资水平排第一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运输业继续领跑应届本科、高职生行业薪酬榜,2022届分别为7113元、5524元。从月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大行业类来看,化工、机械等工业领域月收入增长明显。
应届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
已持续攀升至17.9%
应届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持续上升。从近五年数据来看,应届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8届的14.7%增至2022届的17.9%,增幅为22%。其中,近五年“双一流”院校应届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8届的29.4%增至2022届的37.0%,增幅为26%。“双非”院校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8届的11.7%增至2022届的14.1%,增幅为21%。
理工农医类专业应届本科生读研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工学上升幅度最为明显。近五年医学、农学、理学应届本科生读研比例持续保持前三,连续五届均超过20%。其中,2022届分别为28.5%、28.1%、26.9%,且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此外,工学的读研比例方面,2018届为16.1%,2022届为21.1%,增长幅度高于其他学科门类,五年内增长了31%。从工学下属主要专业类来看,材料类专业读研比例持续较高,2022届为32.4%,电子信息类专业上升幅度较大,五年内增幅达34%,这也和国家面向集成电路等急需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77%
从事公检法就业满意度较高
2022届本科、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77%、75%。其中,本科从事公检法、高职从事交通运输类职业,就业满意度较高。行业、职业方面,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类为“政府及公共管理”,就业满意度为8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及供应业”,就业满意度为82%。较高的职业类为“公安/检察/法院/经济执法”,就业满意度为83%;“计算机与数据处理”,就业满意度为81%。2022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类为“运输业”,就业满意度为80%;较高的职业类为“交通运输/邮电”,就业满意度为80%。
同时,数据显示,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满意度较高,其中,2022届本科就业满意度为82%,高职为78%;在民营企业/个体就业的满意度较低,其中,2022届本科就业满意度为74%,高职为73%。
本科电子信息类、高职铁道运输类专业就业满意度较高。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是医学影像学,就业满意度为84%;高职是铁道机车,就业满意度为87%。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